被稱為“國際小商品采購風向標”的第26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博覽會于10月21日上午9點在浙江義烏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作為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全國首個線下舉辦的外貿大型綜合展會,本屆義博會共有近2000家企業參展,預計將吸引5萬人次以上的專業客商參展采購。
為期5天的展會,首日便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參展商、采購商以及游客。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二區賣智能手表的供應商毛業強,一個上午就接待了幾十撥客戶。已經參加三屆義博會的他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義烏好貨”展區每年都能收獲不少新訂單。
今年的義博會,現場直播帶貨成為一大亮點。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實體商家紛紛拓展線上渠道,參展企業中開通直播展示的比例達70%。
“小商品價格的風向標,大市場行情的晴雨表”
從本屆義博會開始,主辦單位當中新增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并更名為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博覽會,讓義博會成為國內首個植入標準元素的國際展覽會。
在此之前,最為人熟知的義烏“標準”是有著小商品市場“道瓊斯指數”之稱的“義烏指數”。
“世界經濟打個噴嚏,義烏小商品市場就會發燒。”自2006年10月22日由商務部對全球正式發布以來,“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已成為“小商品價格的風向標,大市場行情的晴雨表”。
“義烏指數”依據統計指數與統計評價理論,采用多層雙向加權合成指數編制方法,選擇一系列反映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運行狀況的指標進行綜合處理,以全面反映義烏小商品價格和市場景氣活躍程度。
目前,采樣范圍包括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二區、三區、四區、五區,按15個大類、97個中類、525個小類、1964個細類分四級采樣,5個市場區塊共3100余個采集商戶,商位樣本率約為5%。曾于2006年推出首個“義烏指數”的李洪強表示,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一大優勢是品種齊全,義烏國際商貿城又覆蓋了義烏各種小商品,可以說“義烏指數”的采集樣本是科學的。
“在數年來的經營中,我發現凡是‘義烏指數’中近期漲幅較大的行業,經營者在獲利后,往往購買力倍增。所以平時我每周都會關注幾次‘義烏指數’,根據漲跌情況決定下一步產品推介對象。”位于義烏國際商貿城五區的云頂酒莊負責人周洪達告訴記者,自己公司主營西班牙、法國紅酒和荷蘭啤酒的全國批發、本地團購生意。今年疫情期間,他發現防疫用品類行業的指數飆升,隨即決定將產品推介重點放在該行業,通過業務員到商位定推、與行業協會合作推銷等形式,當月銷售額比往年同期增長了30%。
義烏商城集團大數據公司數據中心副經理過曉燕表示,“義烏指數”的發布,有利于增強我國在全球小商品市場價格中的話語權,為行業主管部門及時準確掌握中國乃至世界小商品貿易動態,了解小商品專業市場的運行狀況,制定相關行業政策和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為小商品生產商、經銷商和采購商提供及時、權威、準確的商情信息,從而指導生產適銷對路的商品,選擇經營品種和進貨時機,保持合理庫存,提高資金利用率;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最具參考價值的流行元素,引領小商品消費時尚,指引小商品發展方向。
“指數+展會”推動義烏市場確立全球小商品貿易龍頭地位
“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展會將全程采用實名制登記、人臉掃描入館,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義烏市副市長葛巧棣介紹,本屆義博會設國際標準展位3400余個,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共有近2000家企業參展,展品涵蓋五金、機電、機械、體育與戶外休閑用品等行業。
本屆義博會將繼續深化“標準”特質,設標準主題館,共1500余個展位亮標,涵蓋全部10大行業,亮標率達50%以上。展會期間還將舉辦第三屆中小企業標準化(國際)大會暨化妝品監管創新與服務發展大會、企業標準化“萬人培訓”開班儀式、國家標準發布會、“品字標”抖音推廣啟動儀式等多場標準相關主題活動。
“義博會和‘義烏指數’,是外界及時了解義烏市場和小商品貿易的重要窗口,為生產商、經銷商和采購商提供準確的商情信息。”義烏商城集團副總經理張奇真說,“指數+展會”的形式經過十余年發展,逐漸推動義烏市場確立在全國乃至全球小商品貿易中的龍頭地位,形成前瞻性、先發性、可持續性發展的經濟新常態。
疫情發生以來,義烏小商品市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市場發展,謀劃搶占“雙循環”產業鏈、供應鏈優勢,把“疫情之危”變為“轉型之機”,不斷鞏固和提升義烏市場在全球小商品貿易中的份額和影響力。5月份以來,義烏市場貿易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上半年全市出口實現正增長。受疫情下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等線上貿易拉動,1-6月義烏郵政和快遞業務總量累計完成30.38億件,同比增長54.50%。
拓展國內貿易,進一步激活國內需求
不久前,57名江西采購團人員分乘2輛大巴車從江西上饒疾馳4小時抵達義烏國際商貿城二區,開啟“補貨”模式。
“我們佳利商貿城在上饒本地被稱為縮小版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市場里銷售的產品大多來自義烏市場,涵蓋生活用品、五金工具等上萬種單品。”佳利商貿城負責人胡建輝說,這次采購團手握數百萬元的訂單需求,集中采購服裝服飾、電子電器、針紡織品、日用百貨等產品。
拓展國內貿易,進一步激活國內需求,首先要招引國內采購商,解決訂單源頭問題。今年開市以來,義烏小商品城招商組派出20個團隊赴全國27個省份招引國內采購商近20萬名,拉動市場內貿成交額超20億元。同時,在全國10個城市設立招商辦事處,常態化精準招引采購商。
6月下旬,“義烏市場萬里行·懷化貿易對接推介會”在湖南省懷化市舉行,活動吸引了懷化周邊市縣數百家客戶參加,一大批國內源頭貨物和進口小商品、日用品等,通過懷化集散到周邊地區,懷化本地商品也同步借助義烏市場流向全國。
為整合國內下游市場,解決流通網絡問題,義烏市場通過品牌授權、資源置換及業務合作等形式初步整合國內下游市場100家,推動形成“義烏市場主導、下游市場承接、各方互利共生”的內貿市場體系。懷化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項目作為義烏小商品城國內首個分市場項目,將助力懷化實現產業和城市升級,打造成領銜湖南、面向中西部的商貿旗艦市場。
“往年這個時候外銷生意好得不得了,今年一場疫情打亂了客戶的采購計劃,也打亂了我們行業商戶的新品發布計劃。”義烏體育休閑用品行業商會會長李明告訴記者,提振市場信心、促進市場繁榮是當務之急,而線上直播、電商銷售就是新的增長突破口。
展會期間主辦方將舉行“百場”直播活動,此外,還將邀請12位國外商務型網紅進行海外網絡推廣。“本屆義博會將推動展會+直播、企業+直播、標準+直播融合發展,打造全國首個專業直播平臺參與的國家性展會。”葛巧棣說,“還將開展為期兩天的直播電商創業創新大賽,預計將形成100萬人次傳統媒體、1000萬人次自媒體、1億人次以上網紅粉絲的深度傳播。”
義烏萬人迷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負責人賈英玲稱,往年外貿出口是公司核心增長極,占比60%。如今,她重新審視國內百億級的健身市場后,在線上直播新品發布會上一口氣發布了5款居家健身器材。
記者了解到,通過線上新品發布會、線上展會、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促進交易,義烏市場上半年實現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以解決供需匹配問題。
聯動內貿外貿,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在今年義博會的實體展會方面,主辦方邀請了近10個團隊約1600名常駐中國的境外貿易機構、代表處外商,以及近20個團隊約1800名國內百貨、商超、專業市場等采購商參會。同時還將舉辦部分國家地區線上貿易對接會和國內貿易對接會共6場,搭建線上線下展銷平臺,搶抓展會訂單。
“我們舉辦采購貿易對接會,安排馬來西亞、英國、智利等多場次,通過前期精準匹配,現場遠程接洽,提升貿易成效,推動內外貿雙循環。相信通過義博會的舉辦,能對義烏進出口和國內貿易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義烏市商務局局長楊忠宏表示。
據了解,為解決雙循環主體穩定問題,義烏市場落實國家減租穩企相關政策,減免義烏小商品城各市場商位使用費共計3.5億元,惠及5萬多個經營主體。落實國家減息助企政策,支持小微企業和市場經營戶2個月貸款基礎利率“零利息”。
位于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的金葉子公司專注做鞋墊23年,以快速創新科技迭代滿足用戶需求。由于疫情打亂了原有計劃,新產品無法得到全面推廣。
發展數字貿易,能夠解決外商無法實地看樣的問題。于10月21日正式上線的義烏小商品城官方網站“義烏小商品城”(www.chinagoods.com)把義烏線下市場搬到線上,配套物流、融資等功能,可以方便境外客商在線洽談采購,標志著義烏小商品市場全面開啟數字化轉型。
“Chinagoods適時上線讓我們眼睛一亮,里面的會員也是我們市場每個店鋪的經營戶。”金葉子公司負責人盛芳非常看好Chinagoods線上平臺,她說現在已有國內外眾多客戶從該平臺上下單。
與此同時,義烏商城集團與阿里開展戰略合作,成立eWTP合資公司,共同在全球拓展數字貿易。為解決外商就近采購問題,拓展海外倉商品展示功能和“帶你到中國”展廳出口對接功能,方便境外采購商就近看樣下單提貨,實現境外采購商海外直采。目前,已在捷克、迪拜、盧旺達等海外站點展示1萬多種樣品。
義烏一米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董樂然主營海外倉業務,他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公司作為海外倉備貨合作企業,以賒銷方式將經營戶2000多萬元的防疫物資提前運至西班牙海外倉,并借助該企業在西班牙僑商銷售渠道,實現了在海外疫情復蘇后第一時間銷售。
據了解,開展海外倉備貨是解決貨物出口時效問題的重要途徑。義烏市場通過推進海外倉備貨項目,兩個月時間完成海外倉合作22.4萬平方米,出口11.7億元。
義烏商城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穩定國際訂單,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還將通過海外集采方式+供應鏈金融服務,強化尋找進口貨源能力,為市場商戶提供進口商品統一集采服務,做大進口貿易,滿足國內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