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世貿組織正式批準俄羅斯加入新華網日內瓦12月16日電(記者劉洋王昭)世界貿易組織第八次部長級會議16日在日內瓦正式批準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俄羅斯18年入世歷程由此畫上句號。俄羅斯經...
世貿組織正式批準俄羅斯加入
新華網日內瓦12月16日電(記者劉洋王昭)世界貿易組織第八次部長級會議16日在日內瓦正式批準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俄羅斯18年入世歷程由此畫上句號。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埃莉維拉·納比烏林娜在俄入世協議獲批準后表示,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是本國和國際社會雙贏的好事。
世貿組織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表示,俄羅斯入世對于俄本國和多邊貿易機制來說都是歷史性時刻。他表示,世貿組織從此將覆蓋全世界97%的貿易。
俄羅斯將在協議批準后30天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
根據入世協議,俄羅斯總體關稅水平將從2011年的10%降至7.8%。其中,農產品總體關稅水平將從目前的13.2%降至10.8%,工業制成品總體關稅將從9.5%降至7.3%。
協議生效后,俄羅斯有義務立即對超過三分之一的進出口稅目執行新關稅要求,另有四分之一稅目將在三年內調整到位。入世協議對俄羅斯一些產品給予較長關稅保護期,其中禽肉制品保護期最長,為八年,汽車、直升機和民用航空器為七年。
俄羅斯1993年6月正式申請加入世貿組織前身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新華國際時評:俄羅斯終成世貿“局內人”
俄入世談判歷時18年。由于在農業補貼、汽車組裝標準、金融和保險市場開放等關鍵問題上爭執不下,以及俄格、俄歐及俄美關系等因素的掣肘,這場馬拉松曲折而漫長。其間,因為是“局外人”,俄被排除在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圈之外。這既是國際貿易的損失,更是俄羅斯的損失。據俄政府初步測算,俄每年因貿易歧視遭受的損失達25億美元。
18年來,和入世前的中國一樣,俄國內關于入世的利弊之爭從未斷絕。在很多俄羅斯人看來,資源豐富、經濟主要依賴油氣出口的俄羅斯無法在入世后獲得太多好處,因此沒必要用世貿組織規則束縛自己,更何況入世將對俄輕工、農業、金融、保險、汽車和航空制造等行業形成巨大沖擊。
盡管如此,入世始終是俄羅斯政府的既定目標。在當今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相互作用和彼此影響,自我隔離只能導致落后,逃避競爭和畏懼開放更無法實現經濟崛起。近幾年,俄羅斯加緊實施創新經濟戰略,以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擺脫對能源原材料的過度依賴。然而,如果不能充分融入世界經濟,俄羅斯的經濟現代化就無從談起。從這一點來說,俄羅斯入世是適應時代要求、追求自我發展的理智選擇。
入世,意味著俄羅斯經濟站到了一個新起點,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同樣鮮明。入世既能吸引外資和先進技術的進入、推動俄創新經濟戰略實施、擴大優勢商品的出口、提升俄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也會給部分行業帶來沖擊,并要求俄加快內部改革,以形成公開、透明的市場競爭環境。盡管入世的“陣痛”難免,但從長遠來看,無疑對俄羅斯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大有裨益。
而對俄羅斯的貿易伙伴來說,俄羅斯入世也勢將促進雙邊貿易的迅速發展。以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為例,俄羅斯入世將使兩國貿易規范化,中國商品和投資進入俄羅斯將更加便利,解決貿易糾紛的渠道也將更加通暢,這將為深化兩國經貿合作、落實兩國領導人關于雙邊貿易額目標的規劃提供新的助力。
對世貿組織來說,接納俄羅斯無疑將加強其作為全球多邊貿易體制主要支柱的地位。俄羅斯入世之后,世貿組織將覆蓋98%的國際貿易,這不僅僅意味著將最后一個重要經濟體納入其貿易規則之內,更重要的是,由此可能帶來的鯰魚效應將為多邊貿易談判和全球經濟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國際貿易也可望因此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時任總統的普京在2002年國情咨文中曾說,世貿組織是一種工具,誰善于使用它,誰就會變得更強大。俄羅斯的入世,或將驗證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