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光伏硅片切割技術一直由日韓壟斷,一根細細的切割絲都要從國外進口。自得一落戶合肥投產,我們有了自己的光伏硅片"切割刀",合肥光伏產業鏈再度被"拉長"。”合肥市發改委有關人員這樣向我們介紹。
合金切割線可比頭發絲還細
7月13日,記者走進肥西縣桃花工業園的合肥得一新材料有限公司。這個專門生產超細超強新型合金切割線的基地,寬敞而又干凈的廠房里只看見一排排機器在井然有序地轉動著。在這里,一根粗鋼絲經過機器“拉拽”,變得比頭發絲還細。而這正是切割太陽能發電所用硅片切割的核心材料。
從5.5毫米到3毫米,再到0.89毫米,再到0.1毫米。在得一的“口”字形建設的廠房內,記者親眼見證了百煉鋼經過幾輪拉拽,變得比頭發絲還細的過程。
780多公里長線能承8斤重
“我們合金切割線的直徑最細達到0.09毫米,比頭發絲還要細。”合肥得一公司項目副總監鄔基平介紹,為滿足硅片生產企業需要,這些直徑才0.1毫米左右的鋼絲,總長度要達到700多公里,并且中間不斷絲,才能保證切出的硅片均勻、沒有毛刺。
在最后一道工序的廠房里,機器嘴里“吐”出一根細得幾乎看不見的“金色絲”,卷成一輪輪的成品。鄔基平說;“這一輪線有780多公里,而且這種切割線技術要求很高,中間是不能斷的。”780多公里有多長?相當于從合肥到長沙的距離了。鄔基平告訴記者,最后要使用8斤的重物進行“拉扯”,能承受才算合格。
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五
據介紹,合肥得一成立于2010年12月,今年3月正式開始生產,是常州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投資成立的全資子公司。
“該項目是省"861"、市"1346"行動計劃重點項目。屬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新材料產業,為光伏發電所用硅片切割的核心材料,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合肥市十二五時期重點培育發展的產業。”合肥市發改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據介紹,作為我國最早實現超細超強新型合金切割線產業化生產并替代進口產品的內資企業,得一公司的產能和綜合實力都位居全國前五,在國內新材料大量進口的背景下還擁有著占全國總需求量十分之一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