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逆回購繼續量價維穩令資金面陡然緊張 ,7月外匯占款再現負增長,鐵道債、國電科環公司債相繼推遲發行,這三種跡象疊加推升了降準預期
央行昨日再度開展500億逆回購,利率為3.35%,較上周量價持平。受此影響,昨日單日凈回籠量為零,令資金面陡然緊張起來。這與昨日公布的7月外匯占款再現負增長一起,加大了市場對降準的預期。
周二央行繼續滾動實施逆回購操作,交易量500億元,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再度維穩。但由于昨日到期逆回購資金量為500億,相當于銀行間市場上沒有新增資金注入。
昨日銀行間資金市場重返緊張態勢,隔夜至3月期各期限品種需求旺盛。據交易員透露,周二資金嚴重供給不足,隔夜回購利率因此大漲24個基點至2.69%。
昨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外匯占款余額256575.17億元,環比減少38.2億元,時隔三個月后,外匯占款再次出現單月負增長。
盡管逆回購操作思路未變,但外匯占款再現負增長,再度顯示了8月降準的必要性。來自一線的銀行交易員表示,繼上周公布了疲弱的經濟數據后,市場重燃濃厚的降準預期,7月外匯占款再度為負,顯示了降準的必要性。
一些市場人士指出,通脹反彈壓力及貨幣政策的前瞻性決定了貨幣政策放松只能是適度的。事實上,自7月以來,盡管市場降準預期濃厚,但央行卻一直在反市場預期操作,不斷通過滾動逆回購操作,盡管有降準的必要性,但具體的降準時點令市場更難猜測。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近期寬松預期出臺升溫,一些市場發行主體紛紛選擇推后發債,以降低發行成本。
記者昨日從市場獲悉,原擬于本周發行的今年第四期鐵道債,將推遲至下周二發行,而央企國電科環公司債,也由昨日被推遲到了本周五發行。
“此前就有政策性金融債在寬松政策出臺前推遲發行的先例。”上海某銀行交易員表示,6月7日央行宣布今年首次降息前,農發行就推遲了原定于6月7日發行的金融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