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計劃沒有變化快自從有關今年高鐵基本建設投資縮水2000多億元的消息放出之后,鐵路建設單位、高鐵產業鏈設備制造商以及某些地方政府就處于“哪些高鐵項目被擱淺了”的焦躁窺探中。當然這期間...
計劃沒有變化快
自從有關今年高鐵基本建設投資縮水2000多億元的消息放出之后,鐵路建設單位、高鐵產業鏈設備制造商以及某些地方政府就處于“哪些高鐵項目被擱淺了”的焦躁窺探中。
當然這期間偶爾就會有不好的消息傳來。“北京到張家口的高鐵項目可能不會上馬了。”一位鐵路建設單位人士不久前就聽到了這一尚未證實的消息。
投資規模壓縮
北京到張家口的高鐵項目估算總投資額為311.76億元,自北京北站,經海淀、昌平、延慶,懷來、宣化至張家口。據悉,該線路建成后,將使京張兩地的客運時間由目前最快3個多小時縮短為1小時左右。
對于該條線路的功能,河北省稱“對完善北京、河北及內蒙古地區鐵路網結構,擴大旅客運輸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但今朝非昔日,該條線路的命運未定,河北省的熱切期望或將落空。
在鐵道部“保在建、上必須、重配套”的發展思路下,有些計劃內的高鐵項目將被停止。而目前外界一致的說法是,今年高鐵的基本建設投資從年初計劃的7000億減少為4000多億元。
消息傳出 引發了連鎖反應
據統計,高鐵概念板塊的36家公司去年實現凈利潤224億元,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61億元。業內預期,高鐵板塊營收高峰可能已過去,未來營收甚至可能下降。需求的大幅縮減無疑會直接影響相關公司的業績,部分公司原有產能擴張計劃將大打折扣。
此外,市場競爭將加劇。高鐵新的運行速度可能將分布在時速300公里、200公里到250公里和200公里以下。速度等級降低到時速300公里,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均設有時速350公里以上的客車廠,速度等級下降意味著這些公司在付出高額成本建廠后可能會陷入產品沒有訂單的窘境。
相關公司面臨的更大風險是,在采購鏈條的最新管理上,鐵道部在部分產品上有可能推倒重來。如果相關上市公司產品不具備核心競爭力,在鐵道部開展相關領域清理整頓后,這些公司可能會被終止供應關系。這將嚴重影響部分公司業績,因為一旦鐵道部終止采購,這些公司的產品在其他行業根本無法使用。
現在看來,高鐵降溫已在資本市場上反映出來。高鐵概念股從2月中旬至5月初跌幅已超過15%,而大盤同期跌幅為1%。可以預期,在未來的行業洗牌中,一些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會脫穎而出。
多方信息顯示,高鐵發展已從以往的狂熱中逐漸冷靜下來。
可是與高鐵相關產業鏈卻未必能同時減速降溫,因為投資周期的原因,各地因為高鐵而開工的項目或是已經竣工或是“騎虎難下。”
早些的備戰
據早些的市場預測,隨著我國軌道交通建設的發展,各類軌道交通建設裝備未來每年潛在市場將有200億元以上。
有關方面宣稱,“十二五”以來我國鐵路建設的投資規模將直接拉動我國礦山機械市場10%以上的需求增長,對于任何企業來講,這個數據所表現出的市場規模都是不容忽視的。
目前,幾乎所有工程、礦山機械企業負責人都對鐵路建設,特別是高鐵建設投入了極大地關注。有的企業希望現有產品能借鐵路建設的東風再上一個臺階;有的企業則將目光放到了新產品的開發上。以破碎機設備為例,該類產品是受鐵路、公路、橋梁影響最為顯著的產品之一,特別是鐵路建設,使用樁工產品在空中建設鐵路,需要大量的砂石料和混凝土骨料。
2月21日上午,首臺用于廣—深—港高速鐵路大型工程香港段的“鉆地龍”通過驗收。這是位于廣東省南沙區黃閣工業園區內的廣州海瑞克隧道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目前國內同類產品中配套設施最為完善的新一代盾構機。該設備為土壓平衡式盾構機,重達1500噸、價格達1億多元,是南沙海瑞克隧道機械有限公司準備為深港高速鐵路施工所用的6臺同類型“鉆地龍”的第一臺,直徑為9.18米,開挖直徑為9.23米,最大掘進速度為80mm/分鐘。
據悉,該盾構機將用于香港段的工程。而海瑞克隧道機械有限公司將為深港高速鐵路的工程生產6臺同類設備,用于深港高速鐵路的深圳段工程。
此外,去年年底中國盾建集團投資的無錫盾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在錫山機械(高鐵)產業園正式開工奠基,同時也揭開了目前惟一的隧道施工技術與裝備研究院序幕。據了解,項目建設投產后,將形成年產100臺盾構機、400套盾構管片模具、2000套無砟軌道板模具,年產值約50億元。
還有太原重工高速列車輪軸國產化項目也瞄準的是中國高鐵的速度。據悉太原重工為此募集資金約16億元,規劃2012年達產,目標新增銷售規模20.1億元投資回收期6~8年。
據太原重工公開資料,公司目前車輪年產能為20萬片,車軸年產能為7萬根。募資項目達產后,公司車輪年產能將達到50萬片,車軸年產能達到17萬根,分別是現有產能的2.5倍和1.7倍,從而繼續優化業務結構。
如此多的產能在高鐵投資萎縮的情況下如何釋放?
記者聯系了幾家與高鐵建設的制造企業,很有意思的是,大家的意見都比較統一,認為暫時的高鐵降溫減速不會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他們雖然高鐵建設的高峰已過,但并不是進入衰退了,而且國產軌道交通重型設備經過過去的歷練,可以更好地為后來的工程使用。
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