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是個熱詞,從上個世紀就說轉型、改變經濟增長和發展方式、經濟結構調整等等,但到現在為止,中國經濟轉型并不特別成功,我們還需要下大氣力進一步轉型,其關鍵是提高效率。
從世界范圍來看,轉型有三個方向:
一是以美國為代表,在推進服務業進一步提升發展的同時,努力提升服務業的可貿易程度。服務業傳統上是一個可貿易程度很低的行業,因為服務業千差萬別,貿易難度很大,全球的服務業中可貿易部分不到20%。隨著科技發展特別是IT技術取得顯著成效,大量服務業逐步實現可貿易。
二是綠色的趨勢,以歐洲為代表。盡管當前歐洲面臨債務危機,但是未來碳稅要推行,金融稅也在推行,根據歐洲專家的研究,從傳統的非綠色經濟轉到綠色經濟大概需要十年。
三是由中國等新興市場為代表,逐漸崛起的高端制造業。
目前,我們通過一系列的產業政策,來推動中國企業和經濟全面轉型。但這是一個低效率的手段,回顧過去幾年,被政府和企業看好的光伏產業,現在根本不賺錢,只能從科技、國防角度去評價。不賺錢的事說得白一點,就是沒有效率或低效率的事。
從印度、巴西等國家的轉型教訓來看,由于服務業效率低于制造業效率,最后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而發達國家的服務業效率普遍高于制造業的效率。這個問題需要引起我們認真思考,近幾年中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例在不斷上升,中國作為全球債權人的地位也在不斷鞏固,未來要從轉型方向去規劃,其要點是提高效率,即考慮投入和產出比是不是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