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經濟穩中求進的目標,必須全面準確把握當前我國經濟形勢。這是統一認識、明確任務、做好當前和下一步經濟工作的基礎。
經濟增長緩中趨穩、夏季糧油再獲豐收、物價漲幅進一步回落、新增就業持續擴大——今年以來,在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中,在“GDP增速大幅下滑”的擔憂中,我國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社會和諧穩定。這與世界上許多主要經濟體經濟持續下滑、失業狀況遲遲得不到改善形成鮮明對比。好成績來之不易,是黨中央、國務院科學判斷、正確決策的結果,是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結果,也是宏觀調控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的結果。這充分說明,中央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正確處理速度、結構、物價關系,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方針政策是正確、及時、有效的。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依然嚴峻。向外看,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現,世界經濟復蘇一波三折,脆弱的市場信心更不易恢復,極易導致國際外匯、證券、大宗商品等市場持續波動,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可能還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向內看,我國經濟趨穩的基礎尚不穩固,擴大有效需求面臨不少制約因素,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結構調整任務艱巨,實現全年農業豐收尚存在不確定因素,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對此,我們既要增強憂患意識,對困難和風險高度重視,又要增強責任意識,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堅定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強調憂患意識,就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估計經濟運行中已經顯現以及潛在的問題、困難和風險。不能認為經濟增速趨穩,就是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不能認為物價漲幅回落,保持物價穩定、抑制通貨膨脹就可以高枕無憂;更不能認為一些關鍵領域的宏觀調控和改革措施初見成效,就可以放松甚至放手。必須密切跟蹤監測經濟運行變化,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對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帶來的新沖擊,既做好應對短期突發影響的準備,也做好長期打算,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牢牢把握主動權。
強調堅定信心和決心,就是要抓住有利時機和有利條件,在正視風險的同時也看到機遇、看到光明的發展前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經濟運行的各項指標總體上處于預期之內,企業抗風險能力正在逐步增強,宏觀調控政策還有較大回旋余地,符合穩中求進的總要求。從發展階段上看,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經濟發展的動力巨大、潛力巨大,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趁勢而上、迎難而上、穩中求進。
穩中求進,任務艱巨,時不我待。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切實統一到中央的分析判斷和工作部署上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以發展實體經濟為堅實基礎,以加快改革創新為強大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目的,統籌當前與長遠,更加注重拓寬增長空間,更加注重提高增長質量,更加注重激發發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發展成果,著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