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易成公司在青海西寧舉辦技術研討會,邀請合作方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專家實地考察該公司的原材料基地,并就加快推進碳化硅熱交換管項目進度開展技術交流。
作為國內碳化硅行業的龍頭企業,易成公司以“三個轉變”為引領,科學應對光伏“寒冬”,通過引進高端技術和人才、加快項目建設等措施,實現了穩步發展,今年前7個月實現利潤1500多萬元。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是國內碳化硅研究領域的“領跑者”。碳化硅熱交換管項目是今年5月雙方合作成立高性能陶瓷材料應用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后,重點推進的項目。據易成有關領導介紹,碳化硅熱交換管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的特性,可廣泛應用于焦化、氯堿等化工生產領域,市場前景廣闊。目前項目已進入中試階段,預計明年年底可實現產業化生產。
在聯合科研機構打造高端技術平臺、推動產業升級的同時,易成還大力實施引才引智計劃,為企業發展積蓄人才資源。7月份,公司聘請磨料磨具技術專家宇德海博士為運營總監。“宇德海還是企業管理和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專家,來到易成不到一個月時間,工作業績已初步顯現。”易成董事長、經理孫毅告訴記者。
據介紹,易成碳化硅脫氧球項目已建成投產,河南省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即將開工建設,高端銀漿、鋰電池隔膜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以碳化硅精細微粉為本,進軍新材料、新能源的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