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20日公布2012年三季報之后,包鋼稀土又于10月23日晚間公布公告稱,公司決定自2012年10月23日起,公司所屬應用包頭稀土礦的焙燒、冶煉分離企業及應用南方稀土礦的全南包鋼晶環公司、信豐包鋼新利公司停產一個月。同時,公司相應暫停向有關焙燒、冶煉分離企業的原料供應。
對于此次停產和停止供應原料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受宏觀經濟景氣度的影響,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稀土市場較為低迷,稀土產品價格持續走低,成交清淡。所以,此次停產是為了推動稀土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引導稀土產品價格穩定運行。
但此次已經不是包鋼稀土第一次因稀土市場環境、價格等因素停產,去年也是在10月份中旬,包鋼稀土也曾因為上述原因將部分分離企業停產。
每逢10月就停產?
去年的10月時,包鋼稀土曾公告,決定自2011年10月19日起,所屬冶煉分離企業(包括直屬冶煉廠、華美公司、和發公司、山東靈芝公司)停產一個月(包鋼全南晶環、包鋼信豐新利已停產)。停產期間,包鋼稀土將相應停止對上述冶煉分離企業及外部合作企業的原料供應。
對于去年的停產行為,包鋼稀土曾直言,是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維護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指令性生產計劃指標執行的嚴肅性,在近期稀土產品價格持續下滑、下游需求不旺、供過于求的形勢下,為進一步穩定市場、平衡供需而進行停產。
由于2011年上半年利好政策的刺激,稀土價格飆漲。價格暴增在“養肥”稀土公司的同時,也令下游需求行業“苦不堪言”。
而當時進入三季度后,由于價格上漲過快已經嚴重影響下游需求,稀土價格開始快速下跌。數據顯示,與年中的價格高點相比,氧化鑭價格下跌了15%左右,氧化鈰、氧化釹、氧化鐠的跌幅也均在20%以上。產能快速擴張、市場供需失衡的問題已經顯現。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情況似乎更加嚴峻,從包鋼稀土2012年三季報可知,由于期內稀土產品價格與銷量均同比大幅下降,7-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9.65億元,同比降52.20%;凈利潤1.20億元,同比降89.60%。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10月中旬,稀土永磁主要產品價格均不到去年高位時的一半,其中,氧化鏑跌幅高達73.68%,氧化釹跌幅高達72.88%。由于供需失衡有業內人士悲觀的認為,稀土市場在年內難以復蘇。
行業寒冬迫近?
價格下行讓稀土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步履艱難。
有分析師認為,三季度包鋼稀土產品毛利率遭遇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滑和營業成本同比大幅增加的雙重擠壓。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因稀土產品價格與銷量同比大幅減少。
三季度國內輕稀土氧化鑭、氧化鈰、氧化鐠和氧化釹價格同比分別下滑了54%、58%、59%和68%,環比分別下跌了14%、17%、21%和21%,中重稀土氧化釤、氧化銪、氧化鋱、氧化鏑、氧化釔價格同比分別下滑了54%、72%、70%、67%和66%,環比分別下跌了27%、21%、13%、18%和15%。
除了包鋼稀土以外 盤踞稀土產業鏈上游資源的,廣晟有色、廈門鎢業等的日子也不好過。
在2011年年報中,廣晟有色凈利為1.73億,同比增長354%,而在2012年則風云變色。2012年第一季度,凈利僅為291萬,同比下降84%,2012年半年報中,凈利為941萬,同比大幅下降92%。廈門鎢業2011年年報凈利潤為10.2億,同比增長191%,但在2012年半年報中,其凈利潤為3.26億,同比下降28.81%。
而稀土產業鏈下游的公司也難以獨善其身。
以釹鐵硼產品為主的太原剛玉也在遭遇同樣境遇。半年報中,其主導產品釹鐵硼雖然毛利率有所下降,但營業收入同比仍為上升態勢,凈利仍保持了20.4%增幅。而在其三季報預告中,凈利卻由增轉跌,且跌幅達61%-68%。而在此前的2011年年報中,其凈利增幅為驚人的1017%。
三季報預告中,太原剛玉稱其凈利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公司主導產品釹鐵硼的原材料價格發生較大波動,市場競爭加劇,致使釹鐵硼產品的營業收入和毛利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