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治理要從“根本”著手陶瓷廢料“山”越堆越高,礦產資源“河”日趨枯竭,陶瓷廢料的問題再次引起業內擔憂,如何更好...
治理要從“根本”著手
陶瓷廢料“山”越堆越高,礦產資源“河”日趨枯竭,陶瓷廢料的問題再次引起業內擔憂,如何更好地減少原料消耗、利用陶瓷廢料也成為行業亟需關注和重視的問題。
據統計,廣東省各種陶瓷廢料總量約為1500萬噸/年,其中 拋光磚 廢料量已約達1000萬噸/年。
令人感嘆的是,我國陶瓷產業每年消耗的粘土、長石、石英等不可再生的天然礦物總量已達1.3億噸以上,并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使人遺憾的是,絕大部分陶瓷企業選擇“填埋”方式處置無法降解的陶瓷“殘骸”,擠占了土地,破壞了環境。
陶瓷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料可分成廢坯泥和廢瓷兩大類。坯體從原料處理、混料、球磨到坯料制備、成型、干燥的全過程都會產生廢泥和廢坯,廢坯泥又稱回坯泥,原因在于其大部分可直接回收再利用,企業直接傾倒的情況較少。“廢瓷通常被陶瓷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廢料。”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曾令可告訴記者。經過對陶瓷廢料的多年研究,曾令可曾編著《陶瓷廢料回收利用技術》一書。
廢瓷也可稱作燒成廢料,是陶瓷制品在燒成過程或經焙燒后所產生的廢料,主要是在燒成及在儲存和搬運等生產工序中損壞而造成的。它與拋光磚廢渣共同構成了陶瓷廢料的主要成分。
拋光磚廢渣之所以占據陶瓷廢料的重要位置,離不開我國處于拋光磚生產大國的地位。若以年產40萬平方米拋光磚的生產線為例,每年約產生840噸的拋光磚廢渣。
潮州陶瓷學會秘書長邱繼陽介紹,拋光磚廢渣分別占陶瓷總產量與陶瓷廢料總量的10%以上和60%。“然而,目前整個行業90%以上的拋光磚廢渣都無法循環再用。”
拋光磚廢渣是指瓷質磚及厚釉磚等經刮平定厚、研磨拋光及磨邊倒角等一些列深加工后,產生的大量磚屑。據了解,研磨拋光工序通常將磚坯表面除去0.5-0.7mm表面層,有的甚至需拋掉1-2mm表面層。每產生1m2拋光磚,就會產生1.5kg左右的磚屑,同時刀具和磨具的磨損也產生0.6kg左右的碎屑。
陶瓷廢料不列入國家危險廢棄物清單的事實,與其巨大的產生量現狀形成矛盾。政府對廢水、廢氣等有嚴格的明文規定,但對固體廢棄物的研究仍有待深入。邱繼陽坦言,現階段,行業對陶瓷廢料的回收利用情況很不樂觀,大部分企業使用簡單填埋的方法解決。
燒成廢料與拋光磚廢渣的利用率不到廢料總量的3%。”據采訪,除潮州部分品牌企業在陶瓷廢料回收利用方面做得比較成功之外,其他陶瓷產區或邊遠生產基地的企業,對廢料利用的意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