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2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耐材行業企業克服了市場需求萎縮、貨款回籠困難,資金壓力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基本保證了行業的穩定運行。2012年,全國耐火材料產量達到2818...
2012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耐材行業企業克服了市場需求萎縮、貨款回籠困難,資金壓力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基本保證了行業的穩定運行。
2012年,全國耐火材料產量達到2818.91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130.78萬噸,降幅為4.43%。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1633.87萬噸,同比降低7.44%;保溫隔熱耐火制品57.26萬噸,同比降低14.97%,不定型耐火制品1127.78萬噸,同比增長0.95%。按材質統計,其中,鎂質燒成耐火制品,鎂炭、鋁鎂炭耐火制品和硅質磚產量下降幅度較大,同比分別降低15.52%、9.08%和8.37%。
受下游行業固定投資減弱、基建用耐火材料需求量減少等因素影響,2012年,耐火材料企業訂單數量減少,銷量下降,加之資金緊張,企業不得不關停窯爐消耗原有庫存,導致耐材產量繼第二季度后持續下降。
原材料出口價格全面下滑耐材制品進口量持續走低
2012年,全國耐火原材料進出口貿易總額34.4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降低7.36%。其中出口貿易額32.30億美元,同比降低6.5%;進口貿易額2.16億美元,同比降低19.20%。
2012年,全國耐火原材料出口總量530.27萬噸,同比增長0.33%。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326.29萬噸,同比降低2.05%;出口貿易額16.55億美元,同比降低19.09%。其中耐火制品出口總量達到203.97萬噸,占耐材產量的7.24%,占致密定型耐火制品產量的12.48%,同比增長4.4%;出口貿易額15.74億美元,同比增長11.79%。
主要耐火原料出口有增有減: 電熔鎂砂和燒結鎂砂出口量分別為32.74萬噸和67.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32%和16.18%。耐火鋁黏土、棕剛玉和白剛玉出口量分別為61.15萬噸、58.23和15.4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02%、-13.08%和5.66%。石墨和碳化硅出口量分別為11.35萬噸和16.49萬噸,同比分別降低23.98%和23.73%。
耐火制品出口量增加:堿性耐火制品出口量107.63萬噸,同比增長2.68%,增幅比上年同期縮小6.03個百分點。鋁硅質耐火制品出口量77.95萬噸,同比增長9.54%,增幅比上年同期縮小7.08個百分點。其他耐火制品出口量18.38萬噸,同比降低5.31%,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5.86個百分點。
耐火原料出口價格全面下滑:2012年,耐火原料出口價格延續了2011年的下行趨勢,出口綜合平均價格同比降低17.4%。在海關查詢的主要耐火原料出口品種中,除棕剛玉出口平均價格同比增長3.91%外,其他主要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別是碳化硅、燒結鎂砂、電熔鎂砂和輕燒鎂出口平均價格分別同比降低27.25%、19.81%、14.01%和14%,2012年末呈上升趨勢。石墨出口平均價格從2012年2月份開始持續走低,呈大幅下行趨勢,出口平均價格同比下降10.31%。
耐火制品出口價格上漲。2012年,耐火制品出口量和出口綜合平均價格分別增長4.4%和7.08%,價格增幅大于出口量增幅2.68個百分點。其中,堿性耐火制品和鋁硅質耐火制品出口量分別增長2.68%和9.54%,出口平均價格分別上漲6.17%和13.91%;其他耐火制品出口量同比降低5.31%,出口平均價格同比降低4.87%。
耐火制品進口量持續走低。2012年,我國耐火制品進口量2.80萬噸,同比降低34.47%。其中,堿性制品進口量0.80萬噸,同比降低50.39%;鋁硅質耐火制品進口量1.66萬噸,同比降低17.32%;其他耐火制品進口量0.34萬噸,同比降低47.94%。
耐材產品出口的最大優勢是價格相對穩定,貨款回收及時。因此,耐材企業應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在穩定和鞏固現有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拓寬國際市場,努力擴大出口量。
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市場需求略有好轉
2012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經濟復蘇依然脆弱,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不穩定性因素不斷增加。
耐材行業的主要下游行業,如鋼鐵、水泥、玻璃行業,受產能過剩和原燃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行業高成本、低利潤的局面仍將持續。產能過剩必然導致市場的無序競爭,產品價格難以拉升,加之原燃材料、動力和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企業的利潤空間不斷縮小,這種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
與此同時,耐火材料行業產能也已由“結構性過剩”轉變為“全面過剩”。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耐材產品市場無序競爭、低價竟銷、秩序混亂的局面短期內靠行業自律難以扭轉。受耐材市場秩序混亂、無序競爭和下游行業效益下滑等因素的影響,耐材行業的生產運行呈現出了利潤明顯下滑、應收貨款持續上升的艱難局面。
近期,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對協會常務理事和部分規模較大的理事單位共52家耐材生產企業進行的調研顯示,2012年,耐材企業銷售收入同比降低4.29%,實現利潤同比降低21.40%;到2012年來,應收貨款同比上升15.34%。 不過,據2012年中國經濟運行報告顯示,2013年在國家“穩中求進”政策的帶動下,基礎設施投資將有所增加,鋼材市場特別是長材需求有望恢復,鋼鐵產量和消費量將小幅增長。
建材行業水泥和平板玻璃等傳統行業受產能過剩問題的影響,產銷不暢問題較為突出。如果房地產市場不出現明顯好轉,2013年建材行業增速可能與去年大體相當,繼續保持在適度的增長區間。
有色金屬行業隨著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十二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出臺落實,對有色金屬,尤其是有色金屬精加工產品的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加大,預計2013年整體運行環境可能好于上年。
由此可見,2013年從國內耐材市場需求的角度看應好于2012年。
面對困難,耐材企業應堅定信心,理性面對,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嚴格控制耐材生產總量。耐材產品產能嚴重過剩,在目前形勢下顯得更為突出。因此,一定要堅持市場導向、嚴格控制生產總量,堅決實行以銷定產,緊緊抓住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創新驅動環保型產品研發發展“非耐”實現多元化
進入新世紀以來,耐火材料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全國耐火原材料產量從2000年的1000多萬噸,增長到現在的每年6000多萬噸。2012年耐火材料產量2818萬噸,約占世界耐材產量的65%以上,出口量為203.97萬噸。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耐火材料生產和出口大國,而耐火材料進口量只占國內耐材需求量的0.1%左右。這說明我國耐火材料產品無論是數量、品種還是質量等方面,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高溫工業生產和技術發展的需要。
但是,我國耐材行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品種結構等問題,亟須引起足夠重視。對此,耐材行業企業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應當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應明確新形勢下耐材工業創新驅動的重點:
一要重點研發含鉻耐材的替代產品。根據環保部、工信部關于推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的管理要求,瑞泰科技、魯中耐火等企業在水泥窯用耐材方面,營口青花、浙江金磊等企業在AOD爐用耐材方面,洛耐公司、上虞自立等企業在RH爐用耐材方面都做了許多成功的嘗試,應大力推廣。
二要加大潔凈鋼冶煉用低碳、無碳產品的研發速度。擴大鎂鈣系產品在鋼鐵工業的應用,減少污染、凈化鋼水。
三要通過工藝改造和精細化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提供用戶滿意的優質產品。
四要重視廢舊耐火材料的再生應用研究,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其次,應不斷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非耐產品。目前耐材行業中已有數家企業涉足金融投資業,成為地方銀行和信貸公司的大股東,利潤豐厚;有的企業向新型建材產業、生物制藥業、食品加工業和文化產業發展;還有一些強勢企業在鐵礦、金礦等礦產資源領域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因此,耐材生產企業應該結合本企業和本地區的實際,在做好耐火材料主業的同時,向其他行業延伸、發展,以增強企業自身的應變能力。
再其次,耐材企業應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努力降本增效,保證平穩運行,實現穩中求進。當前特別要關注的是應收貨款的回收,加強資金管理,規避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