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頁巖氣政策密集落地礦權重疊半年內將解決近日,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副司長楊雷在2013年國際頁巖氣技術交流會上透露,《頁巖氣產業政策》和《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管理辦法》都已經擬定,審批后就...
頁巖氣政策密集落地 礦權重疊半年內將解決
近日,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副司長楊雷在2013年國際頁巖氣技術交流會上透露,《頁巖氣產業政策》和《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管理辦法》都已經擬定,審批后就會發布。這將解決頁巖氣在國內政策不明、管網不足方面的問題,為頁巖氣發展掃清障礙。
礦權重疊半年內將解決
目前國內頁巖氣區塊,超過70%都與傳統天然氣礦權重疊,一度被認為是頁巖氣發展的障礙。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車東波透露,重疊礦權區域的退出工作在有序進行,去年有28萬平方公里的重疊礦權區域被收回,不排除重新通過招標出讓這些區塊的探礦權。
2012年進行的第二輪招標,20個區塊的面積為20萬平方公里,28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已經算大。去年國土部發布了《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頁巖氣資源勘查開采和監督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159號文”),對重疊礦權的管理提出了要求。
根據“159號文”,鼓勵開展石油天然氣區塊內的頁巖氣勘查開采。石油、天然氣礦業權人可在其礦業權范圍內勘查、開采頁巖氣,但須辦理礦業權變更手續或增列勘查、開采礦種。
對具備頁巖氣資源潛力的石油、天然氣勘查區塊,其探礦權人不進行頁巖氣勘查的,由國土資源部組織論證,另行設置頁巖氣探礦權。對石油、天然氣勘查投入不足、勘查前景不明朗但具備頁巖氣資源潛力的區塊,現探礦權人不開展頁巖氣勘查的,應當退出。
已在石油、天然氣礦業權區塊內進行頁巖氣勘查、開采的礦業權人,應及時申請變更礦業權或增列勘查、開采礦種。
上述超過70%礦權重疊區塊主要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持有傳統油氣礦業權。中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新能源處處長雷懷玉稱,“159號文”主要是新增頁巖氣礦權登記,需要各家公司具體核實,可能會耗時較長,從中石油公司的情況而言,半年內可以解決。至于被收回頁巖氣礦權的情況,雷懷玉分析,天然氣礦權每平方公里1萬元投入,頁巖氣每平方公里3萬元,合計4萬元/平方公里的投入,不成問題
頁巖氣政策密集落地
頁巖氣勘查開發風險大,經濟收益不明朗。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出臺的補貼政策針對頁巖氣利用,并設定了苛刻的條件。勘查階段沒有補貼,即企業必須獨自承擔前期勘查階段的風險。
不過,國內頁巖氣剛剛起步,一切政策正在擬定中。楊雷透露,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制定的《頁巖氣產業政策》和《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管理辦法》都已經擬定,待審批后就將發布。
楊雷說,《頁巖氣產業政策》將在科技攻關、頁巖氣開發示范區建設、產量目標落實、對外合作合同方面有所規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石油與殼牌合作的方式沒有最后確認,楊雷說,最可能的方式是在現有框架下沿用分成合同。
此外,《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管理辦法》主要是針對目前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控制的輸氣管道的準入。我國的輸氣管道里程短,尤其在新近興起的頁巖氣地區并無足夠管道。已有的管道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控制下,對頁巖氣外運影響頗大。
輸氣管道迫切需要允許公正的第三方準入,以激勵更多企業進入頁巖氣開采領域。《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管理辦法》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楊雷稱,新方法不會對現有的體制進行根本性變動,只是在準入方面作出規定,以使各種氣源都能進入管道,管道本身只負責輸送。
“頁巖氣熱”已發燒一年有余,實際的勘探開發成果究竟如何?中國證券報記者從3月18日舉行的“2013國際頁巖氣技術交流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投入70多億元人民幣,施工鉆井80余口,并在四川、重慶等地獲得了高產水平井。
此外,三大油以及頁巖氣第二輪招標中標企業的頁巖氣開發路線圖也逐漸明晰。根據規劃,中石油將在2015年完成頁巖氣商品氣產量15億方、日產氣量538萬方,中石化則擬到2015年實現頁巖氣年產量1.3億方、利用量1.0億方。
業內人士認為,上述領頭企業的頁巖氣開發產量以及投資規劃將成為未來幾年我國頁巖氣產業發展的目標和動力,并催生我國頁巖氣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市場需求,其中水平井鉆井、水平井完井、壓裂等的設備及服務相關上市公司有望最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