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柏林看來,用“形似神不似”來形容我國機床產品與國際同類產品的差距,再恰當不過。他表示:“我國機床樣本指標和...
在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柏林看來,用“形似神不似”來形容我國機床產品與國際同類產品的差距,再恰當不過。他表示:“我國機床樣本指標和外形同國外同類產品相比,沒有差別。但使用起來,總有點小毛病。無論是工作效率,還是可靠性、穩定性都有差距。”“國內企業產品研發能力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要通過與國外合作等方式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深圳市三一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傳播國際品牌
引人注目的是,同公司內其他參展的工作人員一樣,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關錫友也佩戴一枚標有“i5”的胸卡。
關錫友告訴國際商報記者,i5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范圍內第一款全智能化數控系統,公司給它起了個英文名字。而公司的其他產品,如BRIO、smart等也都是用英文來命名。這是沈陽機床向國際傳播品牌的一種方式,也是企業國際化戰略的考慮。
不僅如此,記者還注意到,在此次展會上,沈陽機床重點推出了三大系列共16臺具有國際化水準的數控機床產品。其中,BRIO系列為國內機床領域獨家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合作研發的產品;smart則系列產品采用德國機床檢驗標準,嚴格采用德國工藝生產。
國際合作成為企業走向國際的一條重要路徑。
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在行業低迷的情勢下,“去年公司的訂單沒有下降。”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剛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預計,今年公司的訂單將持平或略有增長。
張志剛表示,公司在國內的高端市場占有率已達50%以上。而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也是公司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公司頻頻收獲海外大單。”張志剛表示,公司產品成套出口美國、巴西、泰國、印度等國外市場。2011年,公司獲得福特汽車美國兩個工廠全部5條大型快速智能沖壓生產線訂單,這是福特汽車近20年來首次采購非歐美國家生產的成套沖壓裝備。
外資企業提供本土化服務
在展會上,記者注意到,德國西門子的生產線受到中國客商的關注。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政順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專門推出了針對中國市場的兩天機床生產線808和828.其最大特點是智能化和創新性,有利于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企業一般只對終極產品感興趣,而不太在意過程和方法。因此,以往的機床生產線,大多只能生產一種產品,不僅產品單一,而且使用者和工程師很難發揮自主性和創新性。”許政順表示,而這兩款生產線則為中國的機床企業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臺,企業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新和開發,且產品的使用范圍也會更廣。
對此,吳柏林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款產品線是企業的一種商業手段。與此同時,西門子所提供的機床生產線也都與其自身業務結合緊密。西門子為汽車、發電、醫療、航空、電子零件等行業提供機床設備,而這些行業也恰恰使其研發生產部門所從事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