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中國模具技術雖然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行業總體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且在理念、設計、工藝、技術、經驗、管理等方面也都有差距。”模具專家羅...
“近年來中國模具技術雖然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行業總體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且在理念、設計、工藝、技術、經驗、管理等方面也都有差距。”模具專家羅百輝認為我國還處于以向先進國家跟蹤學習為主的階段,創新不夠,尚未達到信息化制造、管理和創新發展階段。為量化對比,現選擇比較有代表性,能反映水平和比較典型的模具性能的主要指標進行對比。為了發展和開拓今后的模具市場,使模具產品能盡量滿足市場和用戶需求,我們不僅要重視這些差距,而且還要千方百計地努力去縮小這些差距。
展望2013年,全球經濟仍將處于金融危機后的調整期,總體情況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形勢仍將復雜多變,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增多,持續低迷和低速增長發展仍是主基調。羅百輝表示,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階段轉變和尋求新平衡的關鍵期。模具市場需求開始回暖,發展向好態勢日漸明朗,預計2013年中國消費和出口增長將與2012年大體持平,但投資增長面臨下行壓力,雖然全年GDP增速保持8%左右的預期可能性很大,但制造業受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利潤偏低等影響,發展增長預期只能是謹慎樂觀,全年前高后低可能性很大。
模具制造業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及今后一段時期內,可能會隨著國民經濟一起進入中速增長期。這一時期產能擴張已退到次要位置,創新能力將增強,轉型升級將加快,產品水平的提升也將加快。
在國家繼續釆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下,模具主要用戶行業仍將溫和發展、低速增長,模具市場總體情況會略好于今年可能是大概率事件,預計會有10%左右的增長率。由于中國模具在國際市場中的比較優勢仍舊存在,因此出口增速可能會有回落,但在“出口帶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和廣大企業的努力奮斗下,全年達到20%左右的增長率還是有可能的。
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是“十二五”期間發展的主旋律,也是模具行業由大轉強的必經之路,整個模具市場也必然會伴隨著這個主旋律前進。因此,從市場適應于這個主旋律出發,在2013年發展不快的模具市場中,預計有些模具發展會快一些、好一些,展望如下:
智能模具及大型、精密、高效、高性能模具將快速發展
智能模具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羅百輝表示,中國現在已經能夠生產的智能模具的水平還比較低,大都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最終將會發展成為具有感知、分析、決策和執行功能且具有高度智能化水平的智能成形裝備。為各種智能制造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的智能模具和大型、精密、高效、高性能模具也將不斷擴展其用途和功能,提高其附加值和可靠性。
為低碳經濟和新的成形技術服務的新型模具將穩步發展
各種復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代替金屬在汽車等工業產品中的應用越來越多,輕金屬和高強度材料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它們已在輕量化、提高性能、節能減排等方面有了卓越的表現,今后還將會起到更大作用。各種新型材料由于其優異的性能而使其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包括各種復合材料在內的各種新材料大都要有新的成形技術和新型模具為其服務才能體現和提升其價值。因此,適應潮流的為低碳經濟和新的成形技術服務的新型模具必將穩步發展。
向滿足成形件和多樣性個性化需求方向不斷發展
鑒于人們對美好生活和快速低成本生產的追求,模具成形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有輕、薄、環保、無缺陷、強度高、性能好以及高品質的外觀等,整體成形、精密成形、智能成形、快速成形、模內裝配、經濟綠色等都是需要追求的。為此,必須有相應的模具來予以滿足。模具制造本身也必然會發生有利于滿足這些要求的變革。多樣性和個性化需求越來越突出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大規模定制的生產方式將得到發展。這必將給模具工業的發展帶來福音。
現代制造服務業將進一步得到發展
制造業要提高競爭力和提高附加值必須要有生產性服務業來支撐和配套。這在低成本優勢正在不斷減弱的現在尤為重要。將現代制造服務業看成是模具市場中的一個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產品也尚無不可。因此,生產型企業要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變的命題也就出來了,服務外包和服務性企業也就迎來了發展契機,為廣大中小企業服務的各種公共服務平臺必將通過日漸展示其強大生命力而得到快速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