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煤價下行引發了人們對電價下調的預期,8月22日,有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騰訊財經表示,本輪電價調整將不含居民用電;而工業及商業用電價格將下調多少,還要根據未來情況再核算。8月中旬
煤價下行引發了人們對電價下調的預期,8月22日,有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騰訊財經表示,本輪電價調整將不含居民用電;而工業及商業用電價格將下調多少,還要根據未來情況再核算。8月中旬,有報道稱發改委已經做出了年內調整電價的初步方案,最早10月將下調電價,引起巨大關注。不過很快,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出面辟謠,解釋稱煤電聯動周期是一年,當前并沒有國家層面的調價方案,也不會在10月調電價。
8月22日,另有發改委人士表示,本輪調價不會包含居民用電。原因是2006年以來,盡管煤價上漲,居民用電價格也未在全國范圍調整過;只是在2012年執行了階梯電價,多數居民家庭用電費用沒有上升。而我國長期實行工業電價補貼居民電價的補貼制度,例如煤價較高的2011年,15個省市的商業和工業用電銷售電價平均上調1.67分,未涉及居民用電。
煤炭價格從2012年開始進入下滑,這是電價下調的主要原因,且今年經濟形勢欠佳,多省市呼吁下調電價以降低工業企業成本。不過,工業及商業用的能下調多少,還要依照年底情況再核算。根據2012年底出臺的《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規定,當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同時將電力企業消納煤價波動的比例由30%調整為10%。
全國范圍下調電價仍需等待數月,但此前發改委已經率先下調了農產品生產流通環節的電價。2013年6月,在全國范圍內對生豬、蔬菜生產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用電、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冷庫用電價格實現與工業用電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