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28日,涂附磨具分會召開了由部分工業用布制造企業參加的《反對不正當競爭》座談會。從反映出的情況看,幾家業內裝備先進、有創新能力的涂附磨具原布優秀供應商,因不堪國內原材料市場的不...
5月28日,涂附磨具分會召開了由部分工業用布制造企業參加的《反對不正當競爭》座談會。從反映出的情況看,幾家業內裝備先進、有創新能力的涂附磨具原布優秀供應商,因不堪國內原材料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已有意調整經營方略,或移師國際市場,與國外制造企業攜手合作;或主攻其他門類的工業用布,不再將涂附磨具原布制造作為主業。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在涂附磨具三大主材布、膠、砂中,原布背基占了70%的份量,原布質量的好壞,檔次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涂附磨具的品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上世紀80年代我國引進寬砂帶先進制造技術,以駐馬店中天紡織等為代表的國內原材料制造企業,與白鴿通力合作,攜手攻關,為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原材料的國產化做出了很大貢獻。可以說,沒有原材料企業的共同參與,寬砂帶制造這一先進技術就不可能引進成功,在中國落地生根;沒有原材料企業的通力協作,也不可能創造出中國今日涂附磨具制造的輝煌。過去如此,如今更是如此。尤其是當前我們行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如果沒有原布制造技術的強力支持,涂附磨具的創新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如果沒有上下游企業的攜手并進,中國涂附磨具由大變強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原材料行業的不正當競爭由來已久。問題的一方面是行業的結構性產能過剩,中低端產品大量充斥市場,一些商家為了爭奪市場,不惜以次充好,偷工減料,欺詐經營;或者以成本價或低于成本價銷售的方式,沖擊正常的市場秩序,挑起惡意競爭;問題的另一方面是,一些采購商視價格為企業采購的第一“天條”,罔顧生產企業的基本成本、合理利潤與應有的尊重,肆意壓價、拖欠貨款、延長帳期。這些現象的存在,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惡化了市場競爭環境,長此以往,必將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后果,對于原布制造廠及整個行業都是災難性的后果。
行業種種亂象的背后,是行業業標準化工作的嚴重滯后。一個沒有成熟系列標準規范約束的行業,不可能不亂。業內資深人士指出:我們行業之所以做低端、做中端的量這么大,高端的做不起來,就在于行業沒有形成產品標準。業內有識之士都在大聲疾呼制訂行業標準,規范行業行為。此當為行業協會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行業競爭,說到底是技術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管理的競爭、商業模式的競爭,但無論是誰,一味拼價格,降成本,到頭來只能是兩敗具傷,死路一條。作為現代從業者,遵守商業道德,尊重合作伙伴,誠信經營,按規則競爭,保持合理的企業利潤,這是我們應當遵守的商業底線。
在經濟“新常態”時期,任何單一的“買方”或“賣方”都是不可能的,它必須是一種合作共贏的格局。要化解行業的結構性過剩,實現行業的轉型升級、由大變強,原材料與制造企業必須攜起手來,相互尊重,協作創新。如果繼續一味追求低成本,到頭來毀掉的將是整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