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關總署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出口和進口同比增速繼續走低,顯示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比預計的更復雜、更嚴峻。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盡管近來穩外貿政策頻出、人民幣匯率小幅貶值、美...
海關總署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出口和進口同比增速繼續走低,顯示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比預計的更復雜、更嚴峻。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盡管近來穩外貿政策頻出、人民幣匯率小幅貶值、美國經濟復蘇顯著、圣誕訂單不斷增加,但全球需求不足,多國均希望通過出口帶動經濟發展,這是目前我國出口面臨的重要不利因素。政策效應或將在未來幾個月對外貿企穩回升起到支持作用。進出口持續疲弱,但8月份出口降幅收窄
綜合今年以來的外貿進出口情況,1-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5.6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7%。其中,出口為8.95萬億元,同比下降1.6%;進口6.72萬億元,同比下降14.6%。同期,貿易順差為2.23萬億元,擴大80.8%。
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4萬億元,同比下降9.7%。其中,出口1.2萬億元,同比下降6.1%;進口8361億元,同比下降14.3%。
專家分析認為,今年以來進出口持續疲弱,主要是外部需求不足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跌所致。
就出口而言,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指出,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除了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國內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以及產業和訂單轉移等因素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就是去年同期有些異常增長墊高了基數。從進口看來,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分析認為,近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跌,多種原料指數在低位上繼續下行,壓低了進口。
企業訂單情況分化明顯,一些中小企業議價能力較差
記者采訪多家外貿企業發現,今年情況較為復雜,企業的訂單情況分化較為明顯,既有出口目的地的因素,也有企業轉型等原因。
今年前8個月,我國對美國和東盟出口保持增長,不少企業對記者表示了美國市場向好帶來的提振作用。
上海和宇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外貿起家,產品以中高端為主。公司總經理葛振宇對記者說:“由于公司多年來積極轉型加上美國市場復蘇明顯,今年公司的訂單量整體上升,客戶也比較穩定。目前訂單已經排到11月份了,對美出口額同比增長了20%。”
總部在上海的加冷送芝汽車空調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部負責人張紅也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美國市場復蘇明顯,公司對美出口的增幅約20%,但在其他市場的銷售額仍在下降。
對新興市場等其他市場出口的企業感嘆生意不好做。GNE綠色新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向非洲出口汽車。公司董事長朱建平向記者坦言,非洲經濟不景氣,加上當地貨幣貶值非常厲害,今年公司的出口表現不佳。
距離圣誕節還有4個月,全球最大的圣誕用品集散地浙江義烏的商家陸續忙了起來。義烏市揚航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樓魯輝告訴記者,隨著歐美經濟趨穩,不少商家進入了趕制訂單和外銷發貨期。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利潤不斷被壓縮、外部環境不明確等因素,不少圣誕用品的出口商已轉型,十多年前趕圣誕節訂單的盛況已不再。
記者采訪還發現,對于人民幣近期的匯率調整,出口企業更多表現出一種“謹慎樂觀”的情緒。上海紡織集團總裁朱勇向記者表示,大型的外貿企業普遍采取了鎖定匯率的做法,因此享受不到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利好;還有一些中小型的外貿企業則面臨著客戶降價的要求,且這部分企業普遍議價能力較差。
剔除基數影響進出口比年初已改善,四季度出口有望轉正
沈丹陽介紹說,從上半年情況以及下半年走勢看,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比預計的更加嚴峻、更加復雜,并且還面臨很多不確定性。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去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穩外貿措施,許多部門和外貿大省出臺了配套措施,其中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相關的政策效果較為明顯。
展望第四季度貿易形勢,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報告稱,下半年世界經濟形勢優于上半年,外部需求略有好轉,國內經濟呈現企穩跡象,國家將在進一步落實已經出臺的外貿穩增長、擴大進口等政策措施的基礎上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加上新增三大自由貿易試驗區、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等更具針對性的重大措施,將對未來幾個月的外貿企穩回升起到支持作用,預計四季度出口有望扭轉負增長局面。
來自凱投宏觀的中國經濟學家普里查德認為,中國外貿近幾個月來的低增速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去年基數較高所致,若剔除基數的影響,進出口的情況比年初要改善不少,在全球經濟較弱的背景下實屬不易。普里查德預計,中國進出口增速會逐步向好,出口將得到主要貿易伙伴經濟復蘇的支撐,進口則有望隨著國內投資回升而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