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銀行間市場再現“錢荒”魅影,隔夜和7天回購利率雙雙飆升至4個月高位。中國央行半年多來重啟14天逆回購操作,意在平抑資金緊張和控制債市杠桿。銀行間市場利率...
中國銀行間市場再現“錢荒”魅影,隔夜和7天回購利率雙雙飆升至4個月高位。中國央行半年多來重啟14天逆回購操作,意在平抑資金緊張和控制債市杠桿。銀行間市場利率飆升 “錢荒”一幕又現?
周三(8月24日),中國銀行間拆借利率(Shibor)全線上揚。隔夜回購利率最高升至2.1296%,7天期回購利率漲一度漲至2.2712%,雙雙創下今年4月以來的高位。
銀行間市場利率自上周開始出現抬頭跡象。自上周四開始,中國央行公開市場連續三天凈回籠。同時,大行融出減少、回購需求仍大也加劇了流動性緊張。
有債券市場交易員戲稱,2013年錢荒出現的“央行回籠,隔夜上7,滿地違約,后臺延時,貼現債流標”這5大標志性事件,如今已經出現了3個。
央媽重啟14天逆回購 意在“一箭雙雕”?
中國央行時隔半年后重啟逆回購操作。今日央行進行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利率2.25%,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利率,利率2.4%。操作利率均與前次持平。此外,央行還就8月25-31日的7天逆回購需求進行了詢量。
中國央行此舉表面是為市場補充流動性,實則可以在穩定資金面的同時,避免進一步縱容“加杠桿”。
借入低息隔夜資金,配置長期限債券,是金融機構博取超額收益的重要手段。而成本更高的14天期資金不太可能流向隔夜市場,央行此舉亦考慮到不希望對“加杠桿”推波助瀾。
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日內反彈3個基點至2.765%,創下自8月8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此外,央行重啟逆回購等同于“變相放水”這也進一步降低了未來降準降息的可能性,下半年貨幣政策可能將維持中性偏寬松。
今年上半年,中國央行通過頻繁的公開市場操作和MLF(中期借貸便利)等工具代替降息降準來調控利率。
今日人民幣中間價上調66點報6.6586,在岸人民幣白天交易時段小幅回升至6.65附近,16:30收盤下跌0.16%報6.6510,兩岸匯差維持在130點左右。
尋匯觀點:
回購利率驟升,市場流動性趨緊。央行重啟14天逆回購,既補充了流動性又透露出對高杠桿的擔憂,最終目的在于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同時,此舉也表明央行下半年傾向于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MLF等工具來代替降息降準,這意味著降準降息的概率進一步下降,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