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金融信息網訊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22日環境保護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環保部正在抓緊梳理有哪些上市公司因為嚴重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行政處罰。下一步,將會同證監會,努力提...
中國金融信息網訊 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22日環境保護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環保部正在抓緊梳理有哪些上市公司因為嚴重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行政處罰。下一步,將會同證監會,努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全面性、可讀性、完整性、有用性,以便于股民、公眾準確判斷上市公司環境風險。別濤指出,根據環保部會同證監會簽署的合作協議,兩部門首先推動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管理信息,已經取得一些進展。
第一種,在滬深兩所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屬于環保部確定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上市公司有160多家,近九成披露了環境信息,總體情況比較好。總的來看,這160多家公司經營狀況良好,經濟總量大,環境影響大,通過信息披露接受公眾監督,并以此為契機提高環境績效,對總體環境的改善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還有一些公司沒有按照規定要求披露環境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不夠全面,不夠規范,或者報喜不報憂、不夠詳細。環保部正在會同證監會,采取措施不斷進行規范。
第二種情況,屬于省和市級環保部門確定的重點監控企業的上市公司,根據要求也應當披露管理信息。這部分上市公司的名單正在篩查和核實。
第三種情況,至少有一家主要子公司屬于各級環保部門確定的重點監控企業,作為母公司的上市公司也要披露這些子公司的環境信息。目前,滬深兩所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有七萬家左右,正在組織逐一比對、篩選。
別濤指出,按照證券監管規定,8月底之前,上市公司要披露2017年半年度報告,環保部將會同證監會分析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的情況,是不是全面,是不是準確,是不是完整。
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都屬于定期報告,環保部還推進了“臨時報告”環境信息披露監管工作。上市公司出現重大情況,例如因為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行政處罰,或者面臨較高的法律風險,就應該及時向股民、社會披露相關信息。前些年,有些上市公司出現重大環境違法問題卻不披露,或者不及時披露,這都是違反規定的。環保部正在抓緊梳理有哪些上市公司因為嚴重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行政處罰。
下一步,環保部將會同證監會,努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全面性、可讀性、完整性、有用性,以便于股民、公眾準確判斷上市公司環境風險。對于未及時按規定披露環境信息的,要依法依規督促、追責,并采取必要的處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