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記者8月23日從工信部獲悉,為面推進綠色制造,指導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工信部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現...
記者8月23日從工信部獲悉,為面推進綠色制造,指導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工信部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現公開征求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創建百家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指導意見》明確了,強化技術研發協同化創新發展,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推動產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發展,引導行業差異化集聚化融合發展,鼓勵企業國際化開放發展等五大重點任務。
重點領域方面,包括大氣污染防治裝備、水污染防治裝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土壤污染修復裝備、環境污染應急處理裝備、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與藥劑、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等。
【相關閱讀】
今年以來,在一系列環保政策的驅動下,環保產業更是快馬加鞭、奮蹄疾進。業內人士指出,環保產業正加速步入黃金發展時期。
環保部近日宣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將啟動。
22日,環境保護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說,環保部正在推動建立獨立環保稅種,將排污費改為獨立環保稅,對高污染產品征收消費稅。
《“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經環保部審議并原則通過,正和有關部門會簽,不久后將與發改委聯合正式發布。
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8月18日在京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黨組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6個配套方案,強調堅決打好今冬明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
近日,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要求以環境污染治理“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為導向,推動建立排污者付費、第三方治理與排污許可證制度有機結合的污染治理新機制,探索實施限期第三方治理,支持第三方治理單位參與排污權交易。
按照安排,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于8月7日啟動:7日,第五督察組進駐四川;8日,第七督察組進駐青海;10日,第三和第四督察組分別進駐山東和海南;11日,第一、第二和第八督察組分別進駐吉林、浙江和新疆。隨著15日第六督察組進駐西藏,中央環保督察已對全國31省(區、市)全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