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22日,由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主辦的碳化硅與相關材料大會(ICSCRM 2017)在華盛頓召開,作為會議贊助商的日本三菱電機發布了一款破紀錄高效1200V碳化硅(SiC)MOSFET器件。
相關背景
半導體功率器件是電力電子設備的關鍵部件,被廣泛地應用在家電,工業機械和機車牽引等領域。三菱電機通過使用碳化硅(SiC)MOSFET實現了高能源效率的轉換,這正符合了在這個領域對高能源效率并減小尺寸的需求。
通常電子設備的短路可能造成過載電流經過半導體功率器件,這會對器件本身造成巨大的破壞和失效。因此,器件設計者要盡可能防止過高的電流。由于SiC MOSFET的內阻小于硅材料器件,所以過載電流將會特別大,這導致短路時間減少。與硅材料元件的短路時間相比,為了保護SiC MOSFET,我們一般會使用一個特別的保護電路來更快地阻止過載電流。
當然在短路時間和導通電阻間要有取舍。如果短路時間長,那么就需要高導通電阻和大芯片尺寸。在這方面的改善是過去很長時間需要解決的問題。
新的結構
圖1 新型SiC MOSFET 結構圖
在常見的MOSFET中,源極(source)是一個單一完整的區域。但是,三菱電機在源極內引入了一個額外的區域來控制SiC MOSFET的內阻(圖1)。采用這種結構可以減少由短路造成的過載電流的發生。
在短路時間超過8微秒的條件下,當有過載電流時,三菱電機的新設備就不需要高速保護電路來中斷電源。碳化硅器件的新構造增加了電阻因而減小了短路時的電流,由于新結構的源極會造成工作狀態下溫度上升,而內阻由于溫度的上升會隨之增加。
同時,這種設計也能保持導通電阻的溫度低于正常水平。從而,基于硅功率器件的短路時間,SiC MOSFET的導通電阻比普通硅材料 MOSFET減小了60%,比常見的SiCMOSFET器件減少了40%,而能量損失減幅超過20%(圖2)。
圖2 新型結構能耗對比圖
這項技術可以改進短路時間和導通電阻的關系。因此,新結構的SiC MOSFET可以同時實現高可靠性、高點能效率和小尺寸等特點。
短路時間的增長降低了額外設計保護電路的必要性,簡化的電路設計可以讓SiC MOSFET在不同的阻斷電壓的需求下應用。同時,不需要做任何改進,SiC MOSFET可以使用在現已有的電路技術上。三菱電機表示使用SiC MOSFET更容易實現對電子器件的保護。
未來計劃
三菱電機說他們的研發團隊將不斷改善新產品,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