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光伏企業被收購了,一些光伏企業正在被收購;一些光伏企業消失了,一些光伏企業正在消失。優勝劣汰,物競天擇,這是一個基本生存規律。光伏產業的上游多晶硅市場價格高企,大家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光伏產業鏈硅片環節白熱化競爭已進行了七八年,硅片寡頭已然浮出水面,這些寡頭都是誰?都有哪些優勢?誰還能爭得一席之地呢?
一、單晶硅片:雙寡頭隆基、中環
單晶硅片的洗牌早在2012年就開始了,當時一般的硅片生產企業都有單晶硅片和多晶硅片兩種產品,如賽維、韓華硅片事業部、晶科、紅太陽等,2012年由于硅片價格下跌厲害,中東部的單晶硅片生產企業虧損嚴重,不得已這些硅片生產企業都停了單晶硅片的生產,只生產多晶硅片。而隆基、中環是這一輪洗牌中碩果僅存的兩家。隆基、中環為什么能生存下來,除了隆基、中環專注單晶,技術領先之外,與他們的戰略轉移也有一定的關系。隆基早在2006年就將耗能大的生產環節拉晶放在電費便宜的寧夏,而中環則在2009年將拉晶的生產放在電費便宜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因此,在2012年那一輪的單晶洗牌中,隆基和中環生存了下來。這也是中國光伏產業的大幸!
如今單晶卷土重來,隆基、中環憑借技術優勢、成本優勢、先行優勢,成為毋庸置疑的單晶硅片雙寡頭。預計明年8月份,隆基股份最后一間工廠建設完畢,隆基產能將達到25吉瓦,中環股明年三季度的產能預計將會達到23吉瓦!
二、多晶硅片:賽維掉下神壇,協鑫接過大旗
2010年以前,賽維是多晶硅片龍頭企業,由于決策失誤,賽維在2010年將多晶硅片龍頭老大的交椅拱手讓給協鑫。協鑫再接再厲,截止目前,協鑫G6和G7的鑄錠爐超過一千臺,多晶硅片產能超過25GW。
協鑫不僅是多晶硅片龍頭老大,在單晶硅片端也有大手筆。2015年5月6日,總投資150億元的協鑫集團10GW高效單晶硅項目落地中衛,目前已建成2GW的單晶硅片,但是進展不如預期。為了進一步鞏固協鑫在硅片端的龍頭老大地位,協鑫選擇與中環在多晶硅料、單晶硅片展開合作。10月23日,深交所上市公司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股份)發布公告,為滿足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和戰略合作伙伴的需求,中環股份及全資子公司內蒙古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光伏)擬與蘇州協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協鑫)共同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組建內蒙古中環協鑫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協鑫)。蘇州協鑫系保利協鑫旗下子公司。根據公告,中環協鑫中環持股比例15%;中環持股比例55%;蘇州協鑫持股比例30%。經營范圍包括太陽能硅棒(錠)和硅片及相關產品的制造、銷售和技術研發及技術服務,單晶硅、多晶硅材料來料加工,房屋租賃等,以登記機關核準為準。
三、誰能成為多晶硅片另一寡頭?
江湖傳言,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最后只有老大和老二,沒有老三和老四。單晶硅片老大和老二已經浮出水面,多晶硅片端協鑫是毋庸置疑的龍頭老大,那么多晶硅片的老二會是誰呢?
2010年之后,賽維將多晶硅片老大拱手相讓給協鑫之后,成為多晶硅片端的老二,2013年又將多晶硅片老二的位置也拱手相讓。誰將成為多晶硅片老二呢?從目前態勢來看,榮德、晶科、晶澳、英利、天合、昱輝、賽維、大海、紅太陽等都是強有力的競爭者。更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多晶硅片受到單晶硅片的擠壓,即便在此等狀況下,榮德卻在揚州逆勢擴產3GW多晶硅片,中電科在太原逆勢擴產2GW多晶硅片。那么誰能成為另一個多晶硅片寡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