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汽車關稅降了,國內汽車行業將面臨什么變化?汽車用鋼需求是否有變?時下,這成為汽車業和鋼鐵業關注的一大熱點。
汽車降稅鞭策國內汽車行業加快發展
國外眾多車企對中國政府發布的關稅新政紛紛表示歡迎,認為這有助于中國進口超豪華汽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有的國外車企考慮降低車價,例如,降稅消息發布后,豐田汽車公司隨即表示將以高檔車品牌———雷克薩斯為中心進行降價;JEEP官方宣布大切諾基車型國內售價下調,官方降價最高可達6.5萬元;奧迪方面也表示,非常歡迎中國進一步推動市場開放的舉措,該公司將仔細了解與評估中國下調汽車進口關稅對汽車市場帶來的影響,并采取相應措施;特斯拉1份調價文件顯示,自今年7月1日起,特斯拉在華銷售的車型將全面降價,降幅為4萬元~9萬元。
據分析,在我國市場指導價約90萬元的進口汽車,相比降稅前可減少交稅2.4萬元。從整車價格角度來看,本次進口車降稅,促使進口車部分替代國內合資品牌車,有望導致國內車市價格傳導性下降。對此,國內汽車界人士認為:“由于降稅比例得當,降稅對國內自主品牌車企整體沖擊不大,本次減稅幅度在可控范圍內,是‘相當幅度’而非‘大幅度’。”
某從事汽車進出口貿易的流通企業的經營者表示,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有利于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引導汽車產品提質增效,在給國內消費者帶來更豐富更實惠的消費體驗的同時,也會激勵國產汽車品牌的崛起和發展,倒逼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我國汽車行業面臨“大而不強、產能過剩”的問題,仍處于轉型升級、由大到強的關鍵發展期,我國的高端汽車制造業還需加快發展。長期以來,進口汽車一直占據我國中高端汽車市場主要份額。2017年,我國進口汽車超過120萬輛。因此,適當的汽車關稅,會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有助于我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和追趕世界水平。
新能源汽車用鋼市場需關注
汽車界人士指出,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有利于讓國內汽車企業提供更加符合老百姓需要的汽車品種,新能源汽車將加快發展速度。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制造水平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產量逐年遞增,市場規模達到150萬~18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8.1萬輛和8.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7.7%和138.4%;1月~4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23.2萬輛和22.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2.4%和149.2%。
綜合來看,汽車關稅下降,意味著市場將對新能源汽車用鋼提出更高要求。據悉,純電動汽車將徹底取消發動機、變速箱及車轎系統,也會明顯減少相應的鋼材需求,但是會增加電機使用的硅鋼片的消耗。此外,輕量化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高強鋼將大有用武之地。目前,在成本控制與性能改進的要求下,汽車制造企業通過結構設計與應用高強鋼實現汽車減重的愿望尤為迫切。據悉,目前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車體上,高強度和超高強度鋼板的應用比例已達到67%。
但與浦項、新日鐵等國外優秀鋼鐵企業的產品相比,如今,國產汽車用高強度鋼在質量穩定性和性能一致性方面仍有較大的差距。以汽車關稅的下降為信號,國內鋼企需要加大研發力度,轉變產品結構,生產出符合終端用戶需求的產品,這樣才能最終贏得市場,提升企業競爭力。
汽車零部件用鋼發展有大空間
汽車制造業是我國鋼材消耗量較大的行業。中汽協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901.54萬輛和2887.89萬輛,連續9年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粗略估計,2017年汽車行業用鋼的總需求量在5800萬噸以上。
新能源汽車的“鋼需”主要有鋼板(帶)、型鋼、鋼管、特鋼等。未來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保守產量約為500萬輛,估計將在未來形成對汽車用鋼350萬噸~400萬噸的需求。
不過,目前汽車零部件所用的國產優特鋼還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要求,有的還需要進口。這次下調汽車進口關稅中,汽車零部件的關稅也有相當幅度的下降。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
汽車零部件關稅下降之后,進口零部件與國內零部件之間的差價將明顯收窄。于是,市場對汽車零部件用鋼的要求將更高,不僅要求質量過硬,品種齊全,供貨及時,還需具有價格優勢。
據業內人士介紹,汽車零部件用鋼材主要涉及碳結鋼、合結鋼、易切鋼、彈簧鋼、非調制鋼、軸承鋼、齒輪鋼、冷鐓鋼、耐熱鋼、氣閥鋼,等等。隨著汽車工藝技術的發展,對其高韌性、抗裂性、高強度、易切削性、高精度提出新的要求。新能源汽車也要求汽車零部件用鋼向輕量化、高性能、長壽命、低噪音、安全性、節能、低成本、易加工、多品種的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汽車用高端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2017年,我國汽車零部件進口金額為388億美元。
據了解,如今,國產的汽車零部件用鋼,存在2個主要問題:一是國產鋼材的性能穩定性差,同樣的45鋼,國外進口的產品性能十分穩定,而國產鋼材的性能則不太穩定;二是國內鋼廠生產的汽車零部件用鋼,還不能完全滿足零部件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某鋼貿公司總經理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說,他們公司經營的鋼材不少是提供給汽車零部件制造廠家的。他坦言:“‘買的大’都是一些普遍材質的鋼材,而對一些高端鋼材,汽車零部件制造廠家多是采購國外進口的鋼材。以前,其價格明顯高于國內同類產品,現在關稅下調了,汽車零部件用鋼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業內人士認為,汽車零部件關稅下調,或將倒逼國內鋼鐵企業,特別是生產優特鋼的企業,在產品的研發上下功夫。鋼鐵企業應根據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對鋼材的品種、質量、規格的要求,與汽車零部件行業建立溝通平臺,加強行業間的了解和深入合作,縮小汽車零部件用鋼材的差距。同時,鋼廠和汽車零部件制造廠家,都要由制造商向服務商轉變,向滿足個性化需求方向轉變,全方位滿足客戶要求,建立產業鏈的合作共贏機制,共同應對關稅下降之后帶來的挑戰和考驗,改變高端汽車零部件市場長期被人控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