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比亞迪,人們往往會最先想到乘用車,少部分人可能會進一步想到商用車以及云軌,但相信幾乎沒有人會想到比亞迪電子。
作為比亞迪四大版塊中唯一主打中下游配套的公司,比亞迪電子成立于1995年,起初以生產鎳電池為主,2007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獨立上市,目前已發展為知名智能設備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范圍上,比亞迪電子的主要業務包括汽車智能系統(車機、通訊模塊、ECU等)、智能設備以及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全國共有12個生產基地。
廣泛的業務范圍讓比亞迪電子的“朋友圈”分布甚廣,其汽車智能系統,多媒體車機,智能網聯,通訊模塊,傳感器模組除了搭載于比亞迪自家車型上外,比亞迪電子也和廣汽傳祺、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寶馬、奧迪、大陸、博世等大量自主、合資汽車品牌以及供應商有著深度合作。
藍鯨汽車記者探訪比亞迪制造基地了解到,未來,比亞迪電子除了在智能設備領域保持自身的發展節奏以外,將在汽車新能源技術以及智能車機方面投入更多資源,并提前布局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
目前,比亞迪電子利用其在智能設備精密制造領域的技術積累,已將多項技術成功運用到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中。例如,在新能源汽車的驅動電機上,比亞迪電子將其用于芯片封裝的技術移植了過來,通過使用特殊塑膠,既實現了導熱又完成了填縫,為電機輕量化和低噪音方面提供了幫助。
比亞迪電子還為驅動電機開發了陶瓷模具,較傳統塑料模具更加可靠,同時,比亞迪量產車電池模組中的高阻燃性能的材料同樣是比亞迪電子提供;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汽車關鍵零部件上,如今都已經可以看到比亞迪電子的身影。
據比亞迪電子官方透露,憑借其材料領域的技術優勢,基于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的電控系統即將亮相,搭載全新電控的比亞迪電動車將于有望于今年正式投放市場,這也是即IGBT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之后,比亞迪再次實現重大突破,未來碳化硅技術將會全面替代IGBT,將進一步提升比亞迪電動車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