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美貿易摩擦逐漸升級、雙積分政策落地、國六提前到來等背景下,車市下行壓力逐漸加大。據乘聯會發布的2019年6月國內乘用車市場產銷數據顯示,1-6月份,國內乘用車銷量達到995.4萬輛,對比去年同期下跌9.3%。就連飛速發展的新能源市場,也隨著補貼退坡增幅有所收窄。銷量持續走跌,受波連的并不僅僅是整車企業,上游零部件企業也同樣難逃厄運。
截至目前,已經正式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的自主零部件上市公司中,下滑已成主流趨勢,營收、利潤雙增反成個例。從我們選取的12家自主零部件上市公司財報情況看,除了極少數頭部企業依然堅挺,其余大部分企業兩極分化趨勢較為明顯,其中甚至包含在新能源車市場沉浮的國軒高科。
營收、利潤雙低或成常態
車市持續下滑的背景下,自主零部件上市公司凈利潤虧損幾乎是大概率事件。
1福耀玻璃:汽車玻璃營收、利潤雙下滑
日前,福耀玻璃發布的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1-6月營業收入102.8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0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9.43%。
2019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公司玻璃產品毛利率的下滑。
數據顯示,上半年福耀玻璃汽車玻璃主營業務收入9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92%;毛利率34.47%,較去年同期減少1.23個百分點。公司產品浮法玻璃上半年營業收入16.96億元,對應毛利率34.6%,較去年同期減少6.5個百分點。
福耀玻璃稱,受制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內經濟下行和汽車行業持續負增長,公司報告期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公司汽車玻璃銷售比去年同期減少人民幣2.77億元,主要受國內汽車行業持續負增長影響。營業收入變動,主要是因為海外汽車玻璃市場進一步增長以及新增海外汽車飾件業務所致。
2敏實集團:毛利微降,海外市場成浮板
8月27日,敏實集團公司半年財報顯示,上半年營收61.3億元,同比增2.3%;毛利19.87億元,同比減少0.8%;毛利率約32.4%,去年同期為33.4%;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8.94億元,同比減少9.3%。公司稱期內營業額增長主要是歐洲及北美地區業務保持增長,抵消了中國地區業務下滑的影響。
3萬向錢潮:2019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27.2%,降幅超營收
作為目前國內主要的獨立汽車零部件專業生產基地之一的萬向錢潮,目前其主要業務范圍包含專業生產底盤及懸架系統、汽車制動系統、汽車傳動系統、汽車燃油排氣系統、輪轂單元、軸承、精密件、工程機械零部件等傳統燃油車汽車系統零部件及總成。
而上半年整車,尤其是傳統燃油車銷量持續下滑,上游零部件企業自然難逃厄運。據萬向錢潮8月28日最新公布的2019年中報顯示,其營業收入52.1億元,同比下降11.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8億元,同比下降27.18%。
其中,占總營業收入超7成的汽車零部件業務板塊在今年上半年共營收36.87億元,同比下滑18.9%,毛利潤跌至22.21%,同比微降1.34%。
4萬安科技: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5.5%,降幅超營收
萬安科技于2019年8月28日披露中報,公司2019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7億元,同比下降10.1%;實現歸母凈利潤2284.3萬,同比下降65.5%,降幅較去年擴大;每股收益為0.05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1.7%,同比降低4.4個百分點,凈利率為2%,同比降低3.6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非經常性損益合計1525.6萬元,對凈利潤影響較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母凈利潤為758.8萬元,同比降低87.2%。
一直致力于汽車底盤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萬安科技,目前產品覆蓋乘用車和商用車底盤控制系統兩大領域,擁有底盤前后懸架系統、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氣壓制動系統、液壓制動系統、離合器操縱系統等多個產品系列。
從業務結構來看,“氣壓制動系統”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占總營收的67.2%,但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毛利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5萬里揚:營收、毛利雙降,乘用車及輕卡變速器業務符合預期
萬里揚于8月27日最新公布的2019年中報顯示,其營業收入20.8億元,同比下降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2億元,同比下降16.87%。
盡管上半年公司總收入雖下滑但分結構看,乘用車變速器(CVT+MT)實現9.3億元收入同比增長7.22%,輕卡變速器實現6.5億收入同比增長6.9%,這兩塊業務收入占比合計76%,符合預期。
在上半年下游狹義乘用車產量同比下滑16%背景下,公司自主研發的全新一代智能變速器CVT25和CVT18先后搭載吉利汽車的遠景SUV、帝豪GS、帝豪GL遠景X3、遠景S1和奇瑞汽車的艾瑞澤GX等國六車型正式量產,成為驅動上半年乘用車變速器業務收入正增長的主因。
6東安動力:凈利潤虧損419.78萬元
東安動力于日前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3億元,同比增長15.5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19.78萬元,上年同期盈利1307.22萬元。
此外,公司參股公司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7月份發動機銷量為9972臺,同比增長75.53%,1-7月累計銷量5.77萬臺,同比增長0.99%。
主流下滑,下半年或存驚喜
與凈利潤降幅明顯的企業相比,也有企業實現了幅度不同的盈利,或是手握充盈訂單,下半年可能將迎來新一波成長期。
7寧波華翔:逆勢增長的個例,下半年或進全新成長期
據寧波華翔近日公布的上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05億元,同比增長8.14%;歸母凈利潤4.16億元,同比增長39.98%;扣非后歸母凈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49.41%,成此次盤點的12家自主零部件企業中為數不多雙增長的個例。
分季度來看,二季度凈利潤增速大幅超預期:2019Q1、2019Q2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30%、2.79%,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6.13%、52.3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0.63%、72.78%。
公司業績超預期的最核心因素為熱成型產品開始放量,子公司長春華翔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48.99%。2019年上半年,子公司長春華翔的9條“熱成型鋼”生產線(包括募集資金項目5條)陸續實現批量生產,上半年長春華翔實現營業收入15.65億元,同比增長46.78%,凈利潤1.88億元,同比增加248.99%,是公司2019 H1整體業績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熱成型輕量化項目目前已獲得一汽大眾探歌、探岳、速騰、寶來、CC、奧迪Q2L、Q5L等車型零部件訂單,在手訂單充沛。公司下半年新業務有望繼續發力,伴隨行業景氣回暖,預計將進入全新成長期。
8均勝電子:汽車電子新獲訂單超173億,下半年或迎高增長
均勝電子于日前發布的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08.27億元,同比增加36.2%,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5.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51%。其中,汽車電子業務滲透率攀升,2019年上半年汽車電子業務實現營收48.63億元,毛利率18.44%。
據了解,均勝電子共有三部分業務板塊:均勝電子主要業務分為三個板塊,包括汽車安全系統、汽車電子系統、功能件及總成。由高田資產、均勝旗下百利得安全系統公司(KSS)整合而來的均勝安全系統,已成為均勝電子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據公告顯示,該板塊產品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38.56億元,占總營收約78%。
而第二大業務板塊——汽車電子系統,則是近年來均勝電子的重要布局業務板塊。隨著5G進程的加速,座艙電子和車聯網技術的結合日益緊密,均勝電子逐漸加碼在這一領域的研發投入,其為國內外整車企業提供的車載信息系統也將于今年下半年陸續進入量產階段,其中便包括在國內市場為南北大眾MQB平臺及MEB平臺提供的車載信息系統(2019年下半年),及在歐洲市場為大眾和奧迪提供的基于谷歌Android Auto的車載信息系統(2020年)。
同時,截至6月30日,其電子座艙&智能車聯業務上半年總計獲得42億元訂單,公司E-moblity業務總計獲得131億元訂單。均勝電子汽車電子系統業務新獲訂單超173億元人民幣(全生命周期)。據相關業內人士分析:“均勝電子全系產品在手訂單充沛,隨著訂單的不斷釋放,業績將進一步向好”。
9德賽西威:研發投入同比勁增30.53%,下半年業績或迎高增長
盡管整車產銷量持續下滑,致使汽車電子系統供應商德賽西威在今年1-6月中,實現營業收入22.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分別下滑了20.59%、60.37%。不過對于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同比雙雙下滑的原因,德賽西威表示,國內乘用車市場下滑,公司部分配套車型銷量下降;同時,公司持續大力度投入新技術研發,研發費用同比顯著增加,減少了公司凈利潤。
且他們表示,汽車往“新四化”方向的革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新技術、新產品正在快速孵化,這其中便包括:
智能駕駛艙方面,2019年6月,公司在上海CES上所發布的智能駕駛艙3.0版本,公司首個基于國際領先芯片——高通驍龍820A的四屏互動智能駕駛產品即將在理想汽車的理想ONE車型上配套量產;
智能駕駛業務板塊,高清環視系統已在多個項目上相繼量產,訂單及銷售快速提升;作為全球第一個基于視覺和超聲波融合的全自動泊車系統也已經量產,并在國內領軍企獲得下一代全自動泊車和代客泊車產品的平臺化項目定點,計劃于2021年量產;T-Box產品已在多個國際和自主品牌車型上配套量產,公司的軟件定義車載模擬數字廣播接收技術獲得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認定為國內領先技術;V2X產品(車路協同)獲得國際品牌車廠的項目定點,計劃于2020年量產;
車聯網方面,作為公司“最年輕”的產品線,車聯網團隊持續擴大,目前已獲得一汽-大眾、奇瑞捷豹路虎、長安馬自達等客戶的車聯網平臺、OTA、情景智能等項目,商業化落地逐步實現。
隨著未來智能駕駛相關新業務逐漸落地,其下半年業績將迎來高增長階段。
10
威孚高科:營收、利潤迎雙降,公司或向燃料電池及半導體發力
2019年上半年汽車市場整體處于低位運行,上半年降幅超兩位數。作為柴油燃油噴射系統產品、汽車尾氣后處理系統產品和進氣系統產品等傳統燃油車零部件供應商企業,威孚高科在過去的半年中,無論是營收還是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都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幅度。
據威孚高科于日前公布的2019上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其共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24%;實現利潤13.5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2.5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68%。
同時,威孚高科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在加速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加快公司轉型升級。其中便包括向燃料電池行業及半導體領域發力。
據了解,威孚高科于丹麥設立的全資子公司SPV收購了FCCT ApS公司持有的丹麥IRD Fuel Cells A/S 66%的股權,折合726萬歐元。而丹麥IRD公司其主營業務便是致力于燃料電池部件的研發和生產,重點產品包括膜電極(MEA)和石墨復合雙極板(BPP)。威孚高科此前表示,公司通過收購IRD公司股權,實現對IRD公司的控股,能夠快速進入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領域,有利于提升公司在新興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威孚高科曾表示,當前中國汽車行業已經進入了創新變革的新時期,汽車產業的“新四化”對芯片等有更多的應用需求,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半導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支柱和基礎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有助于汽車“新四化”的發展。而公司參與投資無錫錫產微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事項,順應了汽車產業“新四化”的發展趨勢,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將培育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
動力電池企業并非皆大歡喜,行業洗牌正在加劇
盡管就同比來看,2019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仍實現了6成以上的增長,但具化到動力電池產業,動力電池領域硝煙正加速彌漫且充滿變局。
“動力電池行業的洗牌正在加劇,只有勝出的企業才能做大做強”,正如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專職副理事長王敬忠所說,上半年動力電池總裝機量達到30GWh,其中排名前十的企業占據整體88%的市場份額,其中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家的市場份額占比70%,相比2018年上半年提升5個百分點,前兩家頭部企業的份額提升,意味著剩余市場空間的減少,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廝殺也日趨白熱化。而最直接的表現,便是體現在位列第三名的國軒高科半年報中。
11寧德時代:凈利潤增130%至21億元
近日,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202.6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16.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02億元,同比增長130.79%。
寧德時代主要經營業務包括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以及鋰電池材料,其中包括電芯、模組和電池包的動力電池系統為其主要收入來源,這部分占到該司總營收的83%。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銷售收入為168.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5.01%;儲能系統銷售收入為2.4億元,同比增長369.55%;鋰電池材料銷售收入23.09億元,同比增長32.14%。
12國軒高科:毛利率同比下滑,增收不增利
國軒高科于最新的半年報中披露,其2019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6.1億,同比增長38.4%;實現歸母凈利潤3.5億,同比下降24.5%。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9.5%,同比降低4.2個百分點,凈利率為9.7%,同比降低8.2個百分點。
分業務來看,其主營業務板塊中,動力鋰電池業務在上半年共實現銷售32.79億元,同比增長48.72%,而另一部分輸變電業務卻下滑了25.19%,跌至2.29億元。
但需要知道的是,其非經常性損益合計5982.9萬元,對凈利潤影響較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母凈利潤為2.9億元,同比增長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