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的“就業季”遇到了疫情。就業市場上哪些人才受歡迎?高校畢業生“飯碗”是否端得穩?職場薪資水平是否有波動?每一個話題都牽動著大家的心。4月22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河南省公共人才服務機構才市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省人才交流中心等省內28家人力資源機構的抽樣調查,得出報告回應公眾關切。
人才流動趨緩,供需出現下降
3月末4月初,多氟多、中原銀行、鄭商所等省內知名企業的相關負責人紛紛在朋友圈曬出“招賢帖”。
每年春節過后都是求職擇業的旺季,今年的旺季延遲了不少。《報告》顯示,一季度28家機構共舉辦各類招聘會55場,組織招聘單位10456家,提供就業崗位333328個、同比下降1.53%;求職者131291人次,同比下降51.47%;收到簡歷85869份,達成意向率29%,同比下降35.22%。
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全省就業市場供需呈現下降趨勢,人才流動率降低。從全省匯總數據分析來看,一季度求職總量同比下降51.47%、簡歷投遞量同比下降8.13%,人才供需呈現下降態勢。一季度招聘轉戰網上,求職者信心降低,重新擇業的積極性下降。“多數已經有了飯碗的職場人員,當前以求穩為主。”省人才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制造業快速復工,普工需求最大
一季度,由于制造業擔負著抗疫物資的保障和供給任務,得以迅速復工復產,相應的人才需求也占據榜首,制造業人才需求量占用人單位行業總需求的32.13%。
《報告》還顯示,普工、技工等生產制造類職位分居一季度熱門職位需求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占職位總需求的39.02%,與制造業釋放大量就業崗位相呼應。
“三全、富士康、長垣市的衛材企業,在一季度開足馬力生產,對普工和技工需求有一定增加,為穩就業作出了貢獻。”省人才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省會需求減弱,畢業生壓力增加
省內高校畢業生擇業或者豫籍學子回歸,多數會將鄭州作為職業發展的首選地,省會鄭州的人才需求也常年占據榜首。
一季度,鄭州首次讓出人才需求“冠軍”位置。人才需求地區排行前五位依次為南陽、商丘、洛陽、焦作、信陽,崗位需求占人才總需求的比重依次為12.51%、9.19%、6.94%、6.38%、6.01%,而鄭州僅占全省人才總需求的5.64%,跌落至第六位。這與我省區域人才流動的固有特征相吻合,鄭州一直以來以信息科技、文化教育、金融等新興服務業的組織管理崗位需求為主,受疫情影響這些行業復工延遲。而南陽、洛陽、焦作等地市的崗位需求則以技工、普工等生產制造類崗位為主。
一季度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量占崗位總需求量的13.66%,呈現下降趨勢,這與疫情期間餐飲、旅游、酒店等聚集性服務行業企業用工需求縮減造成供需錯位有密切關系。“用人單位本年度有效工作時間減少,招收應屆畢業生需要投入更大培養成本,多種因素疊加使企業接收畢業生能力受限,高校畢業生求職成功率也進一步降低。”省人才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隨著年度有效生產時間變短,還有部分企業在疫情下經營困難,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崗位,所以基礎崗位整體薪資出現縮水現象。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研發人才由于在逆境中肩負重任,薪酬有小幅上漲。從人才需求結構看,部分行業在逆境中也迎來機遇,比如線上教育迎來小爆發,人才相對緊缺,因此也會抬高招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