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以來,國內工業生產加速恢復,多項先行指標預示工業經濟正在超預期復蘇。7月16日,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8%,增速較5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從環比看,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5月份增長1.30%。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工業經濟的穩定回升態勢得以鞏固,為穩住經濟基本盤提供了有力支撐;工業生產仍將繼續快速反彈,下半年增速將有望恢復至去年水平;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著力點仍是繼續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重點在政策上加力施效。
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先快速暫停、后緩慢重啟。
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研究室主任喬寶華對本報記者表示,從與GDP增速的比較看,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工業生產穩步恢復,二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GDP快1.2個百分點,在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里面恢復較快。
“僅從工業生產數據來看,可以作出一個總的判斷:上半年工業生產加快復蘇,工業經濟穩定回升態勢得以鞏固,為穩住經濟基本盤提供了有力支撐?!敝醒朦h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對本報記者說,僅從工業生產數據來看,有以下三個亮點。
一是從總量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均延續增長態勢,從4月份同比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并呈現遞進勢頭,生產者信心在不斷增強。二是從結構指標看,多數行業和產品生產繼續恢復。三是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原材料行業增長有所加快、生產持續向好,既說明復工復產效果顯現,也說明減稅降費降成本的政策逐步到位,工業生產的市場狀況開始轉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深入推進。
“上半年工業經濟明顯的亮點是高技術制造業的生產和投資恢復較早較快,引領著工業經濟快速恢復?!眴虒毴A說,一是從生產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在3月份就實現月度正增長,增速已連續4個月保持在8.9%-10.5%,上半年增長4.5%,領先規上制造業5.9個百分點。二是從投資看,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8%,已連續2個月保持正增長,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中的醫藥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3.6%、8.2%,增速都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下半年增速將有望恢復至去年水平
喬寶華表示,我國各項改革進程都明顯提速,深化要素市場配置改革將釋放巨大經濟活力,疫情防控期間涌現的各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進行的產業鏈固鏈、補鏈、強鏈行動將繼續鞏固我國產業體系優勢,增強經濟發展后勁,長期發展趨勢向好。
綜合各方面因素,喬寶華認為,工業生產仍將繼續快速反彈,下半年增速將有望恢復至去年水平,帶動全年工業增加值實現2%左右的增長?!笆芤咔闆_擊,當前國內供需恢復不同步,需求不足的矛盾有所加劇,需要加快暢通經濟供需循環,形成新的內生動力,帶動工業經濟行穩致遠?!眴虒毴A說。
“下半年,我們面對的困難和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國內外經濟走勢撲簌迷離,經濟回升壓力非常巨大?!焙粽J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著力點仍是繼續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重點在政策上加力施效。
胡敏建議,一是要以擴大有效投資為牽引,推進工業生產領域各行業轉型升級,保持科技含量高、符合“兩重一大”建設方向的產業投資力度,促進工業生產進一步保持穩步回升力度。
二是繼續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利用好出口轉內銷的相關政策,打通國內國際市場梗阻,促進出口企業與國內生產企業有效銜接、有效融合,逐步發揮主導工業企業在國內市場建設的有效引領作用,鞏固、改善、創新產業鏈、供應鏈,推進國內生產企業轉型升級。
三是加大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力度,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運用到傳統產業升級上加快步伐。
四是注重各類大中小型工業企業融通創新,在水平產業鏈和垂直供應鏈上發揮整體合力,尤其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類實施減稅降費措施,切實降低各類制度性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