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海德魯公司位于巴西的鋁土礦輸送管道因長期維護而停運,氧化鋁廠產能降至35%-45%。作為全球氧化鋁主要出口地區、全球最大單體氧化鋁廠,海德魯氧化鋁廠減產影響意義重大,而且鑒于兩年前其突發性減產帶來的“龍卷風”效應,此次其再度減產無疑給低迷的全球氧化鋁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國內市場人士也寄望這一點亮光能夠打破當前氧化鋁市場無為的狀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此番海德魯減產消息并未掀起上漲浪潮,國內外氧化鋁價格依然在下跌的路上前行著,這又是為何呢?
表12018-2020年中國氧化鋁供需平衡情況(單位:萬噸)
表22018-2020年中國電解鋁供需平衡情況(單位:萬噸)
從供需平衡角度來看,2018年中國氧化鋁及電解鋁行業基本處于供不應求狀況,此局面對自身價格的支撐能力要好于2020年。雖然2018年中國氧化鋁新增及復產計劃規模達到720萬噸,但是由于環保等因素影響,國內氧化鋁增復產實際進度偏慢,尤其是北方地區。
國內氧化鋁進出口狀態
受海德魯減產事件、美國制裁俄鋁事件、美鋁西澳罷工事件等一系列黑天鵝事件連續影響之下,2018年國內外氧化鋁價格出現倒掛,打開了國內氧化鋁出口窗口,實屬歷史首次。據我的有色網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3月下旬國內外氧化鋁價差逐漸倒掛,截止到4月下旬國內外氧化鋁價差一度超過2000元/噸,直到10月底價差倒掛局面才結束。同期,海外氧化鋁供應缺口持續存在,從而刺激國內氧化鋁出口量出現爆發式增長。
2018年我國氧化鋁進口總量為51.13萬噸,同比下降82.16%;我國氧化鋁出口總量為146.22萬噸,同比增長2521.43%;我國氧化鋁凈出口95.09萬噸。我國從氧化鋁凈進口國一躍成為氧化鋁凈出口國。這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減輕了國內氧化鋁供應壓力,大大改善了國內氧化鋁供需結構,從而為國內氧化鋁價格上漲贏得機會。
圖 中國氧化鋁進出口情況
出口窗口關閉之后,我國再度回歸氧化鋁凈進口國局面,且氧化鋁進口量驟增。2019年我國氧化鋁凈進口137.66萬噸,2020年1-7月份我國氧化鋁凈進口225.60萬噸。這直接加重了國內氧化鋁供應壓力,使得國內氧化鋁價格抗壓能力下降。
在2018年海德魯減產事件發生期內,美國制裁俄鋁事件、美鋁西澳罷工事件給國內鋁價創造了良好的上漲機會,從而間接實惠于氧化鋁價格上漲;然而,2020年海德魯減產消息發布至今,尚無重磅利好事件配合,當期國內鋁價演繹沖高回落行情,給氧化鋁低迷市場雪上加霜
海德魯減產持續時間
海德魯氧化鋁廠經過3次擴建,目前已有7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額定產能為93萬噸,目前氧化鋁產能已達到640萬噸/年。此番海德魯計劃在2020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更換兩段管道,屬于管道長期維護計劃,預計兩個月內恢復運營,假設維護時長為2個月,預估Hydro3、4季度會有37.8萬噸的供應缺口。而相較于此次海德魯減產情況,2018年海德魯減產事件持續時間一年半之久,期間海德魯氧化鋁廠險些遭遇全停風險,對全球氧化鋁市場影響時間及程度更為深遠。因此,2020年此番海德魯減產消息對局部市場價格起到提振作用,但難以對全球氧化鋁市場產生逆轉性影響。
總而言之,與2018年減產事件相比,無論是從企業外部環境因素考量,還是從企業內部因素考慮,此次海德魯減產缺乏撬動氧化鋁市場的絕對力量。自2019年至今的海內外鋁行業供需矛盾加劇,同時消極的黑天鵝事件破壞力超出預期,市場參與者對待機遇和風險判斷更趨理性,另外此次減產更多在于海德魯企業自身因素而非外部不可抗力,使得此番減產影響的氧化鋁產量下降規模也比較有限。
既然此番海德魯減產不是絕對帶動國內氧化鋁價格上漲的“光明使者”,那么后期我們靠什么逆風飛翔?從目前全球氧化鋁市場綜合情況來看,降低階段性氧化鋁供應量更為實際。雖然以時間換空間,在電解鋁增復產期,可以等到氧化鋁價格回升,但鑒于國內外氧化鋁設備仍有閑置及新增,打“供需差”這張牌也可能會一地雞毛。另外后疫情時代,今年“金九銀十”消費成色尚不能定論,后期鋁價對氧化鋁價格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對于國內市場來說,在氧化鋁第四季度備貨期來臨之前,有效調整氧化鋁整體供應結構,更為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