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2021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干貨滿滿,釋放出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的明確信號,透露出“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經濟政策要點。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在促進新型消費、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投資、深化關鍵領域改革等方面制定出臺一攬子重磅政策舉措。
看點一: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政策不會全面退坡
目前社會上有一些聲音認為,2021年政策要全面退坡甚至是退出。對此,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司長嚴鵬程指出,“這種說法并不正確”。
他表示,制定實施宏觀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確保經濟能夠平穩健康運行。基于這個目的,今年的宏觀政策,肯定會與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實際需要相匹配,不會出現“急轉彎”。
下一步,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按照“六穩”“六保”的要求,根據經濟運行實際情況,做好政策進退之間的平衡,應對好各種不確定性。特別是考慮到一些微觀市場主體還將經歷一段恢復期,一些中小微企業剛剛“大病初愈”,有的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宏觀政策將繼續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
嚴鵬程還表示,將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密切跟蹤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及時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讓更多的市場主體能夠切實地感受到經濟恢復的暖意。
他指出,去年以來,為應對疫情影響,我國加大了宏觀政策對沖力度,特別是出臺了一些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這對穩定經濟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要看到,有些臨時性、救急性的政策不能作為“長久之計”,隨著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還是要在常態化政策環境下,更多通過改革創新的辦法,激發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也為未來應對更加復雜局面留出政策空間。
“針對今年經濟運行可能出現的不同情況,我們也做了情景推演和應對準備,特別是經歷了去年的極端壓力測試,我們認為今年有能力、有條件鞏固經濟穩定恢復態勢,實現‘十四五’發展良好開局。”嚴鵬程指出。
看點二:研究出臺擴內需 一攬子政策舉措
消費和投資,是內需的“兩翼”。發展改革委透露,今年將在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開拓消費新增長點,以及繼續推動重大項目方面,出臺一系列的政策舉措。
在促消費方面:
——著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加大促進居民增收的力度,穩步提升居民消費傾向和能力,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放心消費。
——以高質量供給進一步提升傳統消費。推出更多專精特新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鼓勵限購城市適當增加號牌指標投放;促進家電等保有量大的耐用消費品更新消費,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支持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推動家電消費更新升級;積極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大力增加高品質服務供給。
——把握時機順應大勢加快培育新型消費。重點抓好《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的貫徹落實,制定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創新培育消費區域增長極。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結合城市群、都市圈發展規劃,統籌布局建設若干國家消費中心、區域消費中心和地方特色消費中心。分批次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較強代表性的新型消費示范城市和領先企業。
——積極拓展鄉村消費。加快健全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推動農村產品和服務品牌化、標準化、數字化、產業化改造,引導現代服務向農村延伸拓展,提振農村消費。
在重大項目建設方面,也劃定了重點領域:
發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袁達指出,聚焦“兩新一重”和短板弱項,擴大有效投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強系統性布局,加快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設施建設。據介紹,2020年,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基本取消落戶限制,超過1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今年將加快推動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
重大工程建設方面,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積極推動重點城市群、都市圈城際鐵路、市域市郊鐵路和高等級公路建設,加強樞紐機場和中西部支線機場建設;實施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加快推進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補短板方面,加快補齊市政工程、農業農村、公共安全、科研設施、生態環保、公共衛生、物資儲備、防災減災、民生保障等領域短板。
在激發民間投資方面,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完善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支持民間投資參與補短板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等。
看點三:深化改革圈定五個發力點 多個關鍵領域試點突破
要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不僅需要宏觀經濟政策,同時還要靠改革創新。
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2021年將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爭取見到實效,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有五個方面發力點。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制定實施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修訂印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制定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促進公平競爭,增強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破除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建設統一大市場。
——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制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2021年重點任務,指導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動經營性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統籌協調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
——深入推進重點行業改革。推進油氣行業競爭性業務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推進鐵路貨運市場改革,開展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綜合試點。
——努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加快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規范有序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推進培療機構轉型養老,深化行業協會商會改革。
——積極推進重要改革試點。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全面落實40條首批授權事項。研究在上海浦東等地開展綜合改革試點,鼓勵地方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