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我國的科技水平發展得非常的快速,而且在很多領域中我們中國的技術都是出于世界領先的地位,比如像5G技術等。
而在芯片的發展方面我們則是要比別的國家要落后一些的,畢竟在這個領域之中我國起步比較晚,但是現在也已經是在奮起直追了。
要說起芯片技術的話可不是一項簡單的活,畢竟芯片是一個多項產業鏈組合成的,所以也需要在很多個領域中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芯片才算是成功。
不過最近中國芯片又傳來了好消息,在第68屆的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之中,我國電科38所就發布了一顆高性能的77GHz 毫米波芯片和模組,這顆模組是實現了38.5米探測的距離,可以說已經是把毫米波封裝天線的最長探測記錄給打破了。
僅僅只是這么一顆小小的模組,就已經是為我國在毫米波通信領域中取得了更大的突破,而且這顆模組還是從低成本的工藝誕生的。
這樣一來就算以后將這顆模組大量生產的話,那么在成本方面也不會付出太多,最重要的就是這個模組在單片方面就集成了3個發射通道,還有4個接受通道還有雷達波形等等。
而且每一項指標都是國際的水準,自然也是領先于行業水平的。其實對于毫米波的研究,很多的國外企業一直都是非常深入的,其中就包括有美國著名的高通,之前他們就已經完成了26GHz頻段的5G毫米波的性能測試。那么毫米波究竟有些什么優勢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毫米波主要指的是波長在1到10毫米的電磁波,不過可能讓高通意想不到的就是,中國現在已經是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而隨著5G網絡的推廣,毫米波將會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特別是在5G運用中所能發揮出的優勢。之
前劉韻潔院士就宣布過,現在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芯片已經研制成功,這也是我國在毫米波領域之中的全新突破。而就在過了不久的時間,現在這款高性能的毫米波模組也成功的亮相了,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它的優勢都是非常巨大的。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5G的通訊應用里,有著帶寬還有時延的優勢,而且還能滿足無線通信的系統容量,另外就算是應用在自動駕駛之中也是非常具有優勢的,像對于路況的探測還有分析都會運用到。
但是一直以來都是有個問題困擾的,那就是距離的探測,那么這樣就無法運用在自動駕駛方面了,畢竟無法探測距離或者是只能探測非常段的距離的話,那么是無法及時的做出分析的,但是隨著這次中國電科的技術突破,將會把這個問題給完美的解決掉,將毫米波的優勢發揮大最大。
要說毫米波和厘米波還是有些差距的,畢竟兩者之間的特性都是不同的,而且在運用的領域也會有所不同。像我們華為的5G技術使用的就是厘米波,厘米波的好處就是信號覆蓋范圍非常的廣,而且信號的穿透力也是非常強的。
相反毫米波的話則是可以運用在很多不同的領域之中,像剛才說的自動駕駛,或者是其它不同的行業等等。有不少的國外聲音紛紛表示中國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距離上次的5G毫米波芯片才過去多久的時間,現在又出來這么一款爆款。
其實這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了,畢竟我國的5G技術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出于領先水平的,而且我國的5G基站建設還有5G的用戶都是最多的,另外還有就是關于5G的專利也是最多的。
相信伴隨著毫米波的興起,在未來我們在智能感知還有自動駕駛等等領域都將會是一往無前的。不得不說我國現在的5G技術有今天這樣的成績,還是多虧了像華為,中國電科還有科學院他們不斷的努力才有的局面,在這里還是忍不住要給他們點一個贊。
雖然目前我國的芯片市場非常的龐大,而且我們每年都需要依靠大量的進口芯片,但是這也不等于我們會放棄我們自己的芯片研發,現在我們也已經給自己下定了芯片自給率到百分之70的目標,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個目標就能實現。
這點從我們在毫米波芯片的突破中就可以看出,我們的信心是非常十足的,不管是毫米波芯片還是智能芯片或者是手機處理器的芯片。期待以后再智能芯片還有手機處理器芯片中我們能傳來更多的好消息,讓我們一起來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