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博賽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賽集團)宣布,旗下南川先鋒氧化鋁公司(廠)結束了其20年的生產經營歷史,于3月27日正式關停。 1994年,博賽集團的前身南川礦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誕生于此,坐擁金泉鋁土礦山和水江鋁土礦山。1997年,曾在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公司從事國際貿易的袁志倫加盟該公司。因該公司是國內最早生產氧化鋁的民營企業,袁志倫將公司名稱更名為先鋒氧化鋁廠。
該公司通過一二期項目建設,一期項目工程建設于2001年12月8日,年產冶金級氧化鋁5萬噸,二期項目建設完成后氧化鋁產能達20萬噸,之后又歷經多次節能技改,至2015年1月共形成了80萬噸/年生產規模。因該氧化鋁廠生產工藝復雜,涉及燒結法、串聯法、拜耳法等工藝,被業界譽為氧化鋁生產工藝博物館,為氧化鋁行業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更為博賽集團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20多年來,該氧化鋁廠共生產氧化鋁700余萬噸,始終是當地的重要工業企業、納稅大戶和再就業大戶,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另據南川區廣播電視臺報道稱,曾在2018年5月28日,先鋒氧化鋁廠因污染事件被當地環保部門約談,經過約談,先鋒氧化鋁廠負責人現場簽訂了環保承諾書,表示將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立即按要求進行整改。 不過,據博賽集團內部知情人士透露,本次關停南川先鋒氧化鋁廠的原因并非因為環保問題,而是因其工藝復雜老舊、運輸優勢欠佳等因素,導致企業生產成本過高,競爭力不足,所以領導層思量許久才最終決定關停該氧化鋁廠。
據該人士介紹,該氧化鋁廠的運營成本與同行業相比每噸氧化鋁平均要高出200元至300元,因此,博賽集團才不得不放棄先鋒氧化鋁廠,轉戰到重慶萬州新建氧化鋁項目。 據公開消息顯示,早在2019年11月22日,博賽集團就與重慶市萬州區政府簽約了建設年產360萬噸氧化鋁項目。新建的萬州氧化鋁項目占地面積約1700畝,總投資約75億元,是博賽集團歷史上最大的單一投資項目,也是目前國內一次性建設規模較大的氧化鋁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建成投產。 也可以說,博賽集團南川先鋒氧化鋁公司(廠)的關停也是我國氧化鋁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力求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具體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