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11日訊,新風光10日公告,公司第二大股東山東省高新技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山東高新投”),擬詢價轉讓公司股份139.9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此次詢價轉讓價下限為19.5元/股,為5月10日收盤價22.72元/股的85.83%,為發送認購邀請書之前20個交易日科創公司股票交易均價22.94元/股的85%。
公告顯示,山東高新投此次轉讓的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另據天眼查,山東高新投為魯信創投的全資子公司,是魯信創投的投資主體。魯信創投為國內首家在主板上市的創投機構,山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為其控股股東。
《科創板日報》記者整理發現,2022年至今,已有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發生多筆大宗交易。其中,Wind數據顯示,凱因科技截至目前共計發生大宗交易26筆。海優新材、中控技術、派能科技等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目前年內發生大宗交易也達到了20筆及以上。
折價率14%的交易
公開數據顯示,山東高新投為新風光第二大股東,持股數量1028.61萬,持股比例達7.35%,于2022年4月13日起解禁上市流通。此次擬出售的139.95萬股,占山東高新投持股總數的13.61%,占新風光總股本1%。
據新風光公告,本次詢價轉讓的價格下限為19.50元/股,不低于發送認購邀請書之日前20個交易日新風光股票交易均價的70%。
另據天眼查信息,山東高新投于2008年入股新風光,以1220萬元投資金額獨家參與了新風光的A輪融資。
此次大宗交易完成,山東高新投將套現2729萬元。以5月11日收盤價23.47元/股算,山東高新投仍持有新風光股權市值超過2億元。
據魯信創投公告,山東高新投還持有多個上市項目股權,除新風光外,還包括科匯股份、聯誠精密、通裕重工、惠城環保、新北洋等。
新風光公告顯示,山東高新投此次轉讓股份的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據魯信創投一季度報告,2022年一季度,魯信創投實現營業收入2271萬元,同比下滑1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666萬元。
而體現投資收益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方面,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魯信創投方面表示,主要系本期公司參股基金投資項目發行上市估值增加及證券資產市值波動綜合影響所致,但業績報告并未披露具體增幅。
新風光方面,據一季報數據,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14.62%,凈利潤1723.86萬元,同比下降13.16%,基本每股收益為0.12元。
二級市場上,自去年11月下旬股價達到71.38元/股的高點后,新風光股價一路下行。僅今年內,新風光股價就已經從開年時的46.19元/股,腰斬至目前的23.47元/股。
與山東高新投同一批解禁的新風光股東和光方圓,于4月18日宣布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新風光不超過約193萬股,即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3781%。
借殼上市的“創投第一股”
山東高新投由魯信創投全資持股。魯信創投前身為“山東泰山磨料磨具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11月成立。之后又更名為“四砂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12月正式在上交所掛牌。2010年1月,公司向魯信集團發行股份購買高新投100%的股權,創投業務得以成功借殼上市。
目前在A股上市的創投機構很少。除了魯信創投外,2016年九鼎投資通過諸多設計完成借殼上市。2019年底,力合科創集團有限公司以借道通產麗星,增發收購的方式完成上市。
魯信創投的公司業務目前主要分為兩大類,創業投資業務(包括股權投資和投資管理業務)和磨料磨具業務。
據魯信創投2021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3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78%;實現投資收益2.2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3.80%;實現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5.81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2.00%。
2021年,魯信創投參股基金投資的冠中生態、極米科技、中農聯合、新風光、普聯軟件、科匯股份、中自科技、力諾特玻、鷗瑪軟件等9 個項目實現首發上市,另有三元生物、奧揚科技、榮昌生物3個項目過會尚未發行。
截至2021年末,魯信創投及參股基金目前在投項目171個,實繳投資額95.61億元,穿透后歸屬于公司投資金額 42.33 億元,其中投資金額占比較大的行業為生物醫藥及醫療設備、高端裝備制造,以及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
截至目前,魯信創投作為主發起人出資設立的各基金投資仍持有境內A股上市公司21家,持有香港H股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掛牌公司13家,其中3家入選新三板創新層。
2021年,魯信創投及控股子公司項目退出回籠資金(不含參股基金)3.2億元,其中二級市場減持回籠資金3.12億元,一級市場退出回籠資金0.08億元,6個項目年內實現完全退出。
有市場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魯信創投作為國有創投機構,資金實力相對雄厚,在投資決策上更注重產業趨勢,而輕投資回報。“魯信創投作為山東當地最大的創投機構,且具有國資背景,對于當地產業的孵化和升級帶動作用,很大程度上會優先于財務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