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發布消息稱,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2年第二季度(總第97次)例會于6月24日召開。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相較于今年第一季度的例會,此次例會有著多處新增內容及表述變化。
????第一、二季度例會均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不過,本次例會增加了“要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統籌抓好穩就業和穩物價”的表述。另外,還新增了“在國內糧食穩產增產、能源市場平穩運行的有利條件下,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表述。
????對此,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基調上來看,此次例會強調了要發揮貨幣政策穩就業、穩物價的作用。目前,全球通脹壓力較大,海外能源價格、油價、糧食價格都處于相對高位,如何維持國內通脹穩定也是貨幣政策關注點之一。
????本次例會再次強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精準發力”,同時提出“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用好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和碳減排支持工具”。
????對此,明明認為,這表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仍是未來貨幣政策的主要發力點,通過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從而促進經濟的平穩增長。
????此外,本次例會提出“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而第一季度例會的表述為“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對于新增“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指導作用’”的表述,明明認為重點還是突出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作用,特別是通過LPR改革、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改革,釋放改革紅利,最終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未來可能還需進一步調降LPR,從而引導實際貸款利率下行。
????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降準和降息對于“穩增長”具有積極作用,未來仍具有一定空間。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8月份、9月份中期借貸便利(MLF)的到期量較大,銀行間資金面將會逐步收斂,需要央行加強流動性投放予以對沖。可通過降準置換到期MLF,釋放長期資金,降低銀行體系資金成本,不僅可以引導LPR利率下行,而且可以鼓勵金融機構增加政府債券配置,降低地方政府融資和再融資成本,更好地發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