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一周年之際,在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簡稱“上海環交所”)和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簡稱“上海聯交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上海環交所交易大廳成功舉辦首屆“2022中國國際碳交易大會”。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通過視頻連線發表主旨演講。解振華介紹了全球氣候治理多邊進程中碳市場合作的有關情況,表示碳市場和碳定價機制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三十年全球氣候治理多邊進程中,碳市場越來越成為重要議題。各方應堅持多邊主義,在巴黎協定的框架下運行全球碳市場,并使其不斷完善。碳市場也是我國與有關國家氣候變化合作的重要領域。我們愿與國際社會各有關方面開展該領域合作,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并繼續積極參與全球碳市場相關國際談判,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介紹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周年運行情況,公布了首個履約期20家優秀交易實踐案例企業名單。全國碳市場自2021年7月16日啟動以來,市場總體運行平穩,首批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于2021年12月31日順利收官,履約完成率達99.5%,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成交均價42.85元/噸。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國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1.94億噸,累計成交額近85億元。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過去的一年,生態環境部積極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順利完成了首個履約周期的配額分配,啟動上線交易和運行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扎實開展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工作。全國碳市場促進企業減排和碳定價的作用初步顯現,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和評價。
????李高表示,下一步要持續強化全國碳市場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積極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出臺,完善配套交易制度和相關技術規范;強化數據質量監管力度和運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和征信懲戒管理機制;持續加強市場功能建設,研究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豐富交易主體、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全面提升市場相關參與方的綜合能力水平。
????會上,上海環交所宣布啟動碳價格指數開發工作。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支持下,上海環交所正加快推動碳價格指數研發,致力于推動形成碳市場價格“風向標”,為主管部門、企業、投資機構等各方主體制定戰略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未來條件成熟之際,將進一步基于碳價格指數探索開發交易類產品,豐富市場投資標的,引導更多資本進入低碳減排領域,助力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