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經濟性進一步凸顯,全球需求有望充分釋放。
分市場來看,歐洲光伏電站經濟性有望改善,光伏裝機量有望快速增長,分布式需求有望保持強勁;美國貿易限制邊際改善,項目儲備充足,光伏需求空間無憂;國內地面電站招標、開工密集推進,電站需求蓄勢待發,分布式需求持續推進。
中銀國際預計,2023年~2024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分別約340GW、450GW,同比增速分別約42%、32%,其中國內需求分別為130GW、170GW,同比增速分別為44%、31%。
進入2023年,光伏產業鏈利潤迎來再分配,硅片龍頭優勢有望強化,電池片供需階段性相對偏緊,輔材、組件盈利有望修復。
具體來看,硅料供給增加有望帶動硅料價格下降,產業鏈利潤或迎來再分配,供需關系與競爭格局為關鍵因素。分環節來看,硅片環節有望受益于2023年石英砂緊缺,石英砂供給彈性不改緊缺現實,保供差異造成成本差距,保供較優的企業有望提高市占率并形成價格與成本優勢;2023年電池片環節或因技術路線不確定造成擴產節奏的變化,整體供需或將階段性偏緊,需要關注新技術擴產節奏。
此外,相對其他環節,2023年電池片環節產能相對較低,庫存壓力相對較小,有望獲取相對較多的產業鏈利潤分配;組件環節加工利潤有望修復,價格回落幅度或小于上游價格跌幅,且受益于高經濟性需求主力,布局全球的一線組件企業競爭優勢有望加強;組件輔材環節有望實現量增利穩,關注格局改善環節;光伏EPC盈利有望修復,電站盈利有望受益于需求放量。
值得關注的是,年初至今,TOPCon電池技術效率不斷提升,產業化穩步推進,晶科能源TOPCon電池量產效率已達到25%以上;HJT降本提效進展積極,轉換效率達26.81%,創造全球硅基太陽能電池效率最高紀錄。非硅成本顯著下降,“三減一增”助推HJT降本提效,經濟性拐點臨近;HPBC量產取得實質突破,IBC有望成為平臺型技術,TBC與HBC有望加速落地。因此,新型電池技術有望為光伏行業創造新空間、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