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消息,據最新報道,中國第一季度集成電路總產量激增40%,達到981億個,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僅3月份全國集成電路產量就猛增28.4%,達到362億片,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集成電路產量大幅增長,部分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等下游行業的強勁需求。政府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了29.2%,達到208萬輛。同期,智能手機產量增長了16.7%。近年來,隨著全國各地半導體生產設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中國的集成電路生產能力不斷擴大,今年前三個月的產量幾乎是2019年同期的三倍。根據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在美國對華先進芯片技術禁運的情況下,中國的大部分新投資都集中在成熟的半導體領域。研究人員寫道:”美國對中國先進芯片技術出口管制的一個意外后果,可能是國家支持的投資浪潮導致生產過剩,并有可能使中國主導全球傳統芯片生產。”臺灣地區集成電路研究公司TrendForce在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說,到2027年,大陸成熟工藝產能的全球份額預計將從去年的31%上升到39%。中國大陸在汽車等多個領域廣泛采用28納米以上的成熟制程半導體(7nm等先進制程使用范圍并不多),目前已占據全球生產能力的29%。近年來,中國各地半導體生產設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中國的集成電路生產能力不斷擴大。今年前三個月的產量幾乎是2019年同期的三倍。盡管中國開展了自給自足運動,但仍嚴重依賴芯片進口。海關總署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集成電路進口增長了12.7%,達到1215億顆,而集成電路出口增長了3%,達到624億顆。海關數據顯示,去年,半導體仍是中國大陸最大的進口商品,排在原油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