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2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2011)(以下簡稱“三年振興規劃”、“三年規劃”或“規劃”)并發布執行。該規劃是...
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2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2011)(以下簡稱“三年振興規劃”、“三年規劃”或“規劃”)并發布執行。該規劃是繼2006年國務院8號文件“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若干意見”后.中央下發的第二個振興裝備制造業綱領性文件。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加快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進行了全方位的戰略部署。認真學習和全面貫徹規劃,對加快我國機床工業的戰略調整和戰略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想就常設機構提出的幾點初步思路給大家做個匯報。 一、戰略調整的緊迫性 1.行業發展基本狀況 進入2l世紀以來.我國機床工具工業連續8年快速發展.全行業機床工具總產值從2000年539億元,到2008年增加到3472億元。平均年增長率超過26%。國產機床國內市場占有率從2000年的不到40%,2008年提高到6l%。其中數控機床發展迅速,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的年產量從2000年的1.4萬臺。提高到2008年的12.2萬臺。2008年,國內市場機床總消費194.4億美元。我國已經連續四年在規模和產值上成為世界第三大機床生產國,連續七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床進口國和世界第一大機床消費國。 2008年.我國發生的兩次嚴重自然災害以及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等。給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重大影響,GDP增長9%,低于上年4.1個百分點。我國機床工具行業雖然在2008年下半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但在全行業職工的努力下,全年主要經濟指標仍維持增長局面,其中: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產值:全行業4832家企業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472.3億元。同比增長27.5%,增幅比上年同期低8個百分點:機床工具行業產品銷售產值3348.3億元,同比增長26.0%,增幅比上年同期低10.2個百分點。 機床產量:到2008年底.金屬切削機床全年總產量為61.7萬臺.其中數控機床12.2萬臺,產量均比上年有所減少。在產值增加20%一30%的情況下產量有所減少.說明我們的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就是說單臺大型機床和數控機床有所增加,檔次高的多了。 出口情況:機床工具產品全年出VI 71.3億美元。同比增長37.1%.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出口21.1億美元,同比增長27.6%。 利潤情況:依靠上半年的高增長,2008年1—11月機床工具行業共實現利潤176.7億元,同比增長18.2%,但增長率無法與2007對2006年的相比,2007年比2006年增長50%多。 2.危機與影響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Et益加深。2008年三季度以來對機床工具行業沖擊凸現.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增速明顯回落 2008年三季度以來。機床工具行業生產和銷售增速明顯回落。全行業2008年10月、11月和12月度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速分別下降10個百分點、20.5個百分點和41個百分點。其中金切機床小行業下滑速度非常明顯。我協會對近200家重點聯系企業的調查顯示.超過40%的企業在2008年完成的工業總產值低于上年水平。 中低檔產品市場急劇萎縮 總體表現在產銷率下降.中低檔小規格產品下滑突出,大幅度減少,庫存增加。這還是在我們很多廠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的情況下。否則我們的庫存增加還會更多。產銷率還會更低。 進口持續增長 如前所述.2008年機床工具產品進口總額122.9億美元,同比增長4.4%。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占機床工具產品進口總額的60%以上,達75.9億美元。同比增長7.3%。進口額列前三位的產品依次是加工中心、磨床和特種加工機床,這幾類機床進口量比較大.檔次也在提高.進口的單臺價值提高了10幾個百分點。大量進口給國內企業造成很大壓力。 效益增幅銳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1~11月機床工具全行業共實現利潤176.7億元。同比增長18.2%,增長率比上年同期低35個百分點。2008年行業利潤同比增速呈快速下滑趨勢。1~2月利潤同比增長73.7%;3-5月還能保持較快增長;6~7月增長減緩。9~11月利潤同比轉為負增長。機床協會對近200家重點聯系企業調查顯示.全年利潤總額基本與上年持平。但12月當月份完成利潤同比降低了54.8%。到2008年12月份.200家重點聯系企業有近17%的企業出現不同程度虧損。 部分企業流動資金發生問題 部分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由于銷售回款減慢,預訂貨的合同預付款銳減等因素的綜合效應,使得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不少企業由于資金鏈斷裂而難以為繼,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目前世界經濟形勢嚴峻復雜,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還在繼續,對機床工業的影響尚未全部顯現。國家投資4萬億元拉動內需的基礎建設項目。從相關產業鏈傳遞分析,對機床工具行業的拉動也存在滯后效應。據此預測,2009年將是中國機床工具行業最艱難的時期,全行業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應有充分認識。 當前我國機床工具行業面臨的困難,既有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外部影響。也有多年來行業雖然持續快速發展.但仍未能很好地解決的產業和產品結構不合理的現象。表現在:我們整個行業量大但不強。不強表現在高檔產品。目前我們的機床占有率雖然提高到61%了。很不容易。但高檔數控機床、高檔數控機床部件、高檔數控系統和刀具占有率在國內市場還不到10%,可見我們是大而不強。這說明,多年來我們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所以說加快行業戰略調整、加速產業升級已經刻不容緩。 二、機遇與市場 黨的十六大提出,對我國來說。本世紀頭20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略機遇期事關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在國際金融危機來襲之時,黨中央站在時代發展和全局戰略的高度指出:我國經濟平穩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這是中央準確把握國際形勢和我國經濟自身發展階段規律得出的科學結論。權威專家分析認為,危機對中國發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也至少帶來了三大機遇:其一.金融危機雖然導致我國外部需求大量減少。但客觀上也為我國擴大內需和調整結構提供了巨大的外部“倒逼”壓力。其二。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造成國際能源資源和資產價格回落,為我國開發利用海外能源資源和利用科技實力資源帶來了有利條件。其三,金融危機給若干發達國家帶來巨大壓力.對改革傳統的國際金融體系提出了新要求,對我國加強國際合作。謀取更多國家利益提供了有利時機。 機床工具行業面臨嚴峻挑戰。也面臨發展機遇。中央領導對機床工具產業十分重視,國家《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的發布和實施勢必給機床工具行業的調整振興進一步指明了方向。為應對國際經濟危機帶來的嚴重沖擊。中央及時果斷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出臺了拉動內需的十項政策措施,如:增值稅轉消費稅,對機床工具行業重大利好;重大工程投資力度加大,近兩年國家4萬億元投向重大工程,將拉動中高檔數控機床的市場需求,這對機床行業是一個非常好的有前景的市場:國家新的進出口政策等對機床行業應對危機具有積極作用。 特別是近期中央出臺的十大行業調整振興規劃。給機床工具行業的戰略調整和產業升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場需求機遇。其中:鋼鐵、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電子信息和物流七大產業振興規劃提出的產業升級需要大批先進的技術裝備。其技術裝備的升級需要大批高中檔數控機床進行制造。汽車、船舶、裝備制造業三大行業的振興以及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行業的發展則成為機床工具的直接需求市場。 由此可見,機床工具行業的振興既是裝備制造業振興的主要內容之一,又是裝備制造業振興的關鍵保障。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把十大領域重點工程裝備自主化,8大行業相關裝備和四大配套任務作為重中之重,十大工程包括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輸變電、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天然氣管輸液化儲運、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施工機械,生態環境和醫療設備、數控機床科技重大專項。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行業振興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目標、重點任務和扶持政策措施等,包括產業結構調整、自主創新開發、技術改造、淘汰落后能力和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等進行了全面部署.作為裝備制造業綜合性應對措施的行動計劃方案.確實是指導我國機床工具行業三年調整和振興的綱領性文件。 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產業規模已居世界第三位。企業的技術開發能力也有一定加強.行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振興基礎。但從另一面講,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不光是規模擴大,我們的科技創新實力和我們的產品發展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就說近一兩年,隨著市場需求結構變化這么快,我們仍能在市場中站立。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來。一個是市場總量收縮,一個是市場需求結構發生很大變化。中高檔的和重型的機床還保留著不錯的市場。但大批大量的小型中低檔機床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保持全年18%左右的增長.說明我們前幾年的結構調整和產品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形成了一定的積累。像沈陽和大連機床。上一年兩家都安排了5萬臺的需求投入。但在形勢變化時。他們都迅速調整了計劃,以致他們在調整之后受到的損失就沒那么大。如果倒退7~8年這些就沒法做到。從全行業來看情況都基本類似。所以說,我們通過前8年的連續發展,使得我們在規模上和創新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當前世界金融危機沖擊時。我國果斷采取一系列政策,但對這些政策的實施.很明顯對我們機床的要求就更高了,對中高檔機床的需求也會更高了。同時,對小規格機床的需求肯定不會像從前那么多了。金融危機之后不會再回到危機之前的狀態。國家再需求和拉動內需。也不會是再需求過去的那些小鉆床和搖臂鉆床。無論如何。國家的一系列需求為我國機床工具工業的戰略調整和產業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緊緊抓住和切實用好我國機床工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事關行業復興、國家興盛。抓住了機遇,完全有可能實現由機床大國向機床強國的歷史轉變。成為國際產業的領跑者。但是,如果錯失了機遇,則可能功虧一簣。永遠成為時代的落伍者。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只要我們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周密部署、扎實工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解決突出問題,完全有條件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把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加快機床工具行業的振興。 三、行業振興目標 根據《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要求,結合機床工具行業發展現狀。提出機床工具行業三年振興目標(2009—2011年): 2009—2011年.盡管遇到當前的困難和復雜局面,但我們相信,經過努力。有希望實現機床工具全行業銷售產值平均年增長率達到15%的目標。以適應《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國民經濟GDP三年增長目標的要求。按以往經驗,GDP增長7%~8%,機床行業能夠增長到其2倍。但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下很大功夫.在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在產業升級方面都要做很多工作。現在已經不是前幾年那個市場、那種需求,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市場能力.提高我們的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希望經過三年的發展,國產機床市場占有率提高到70%以上。其中數控機床占有率提高到40%以上.現在我們的數控機床占有率是20%多。 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形成數控機床的產業化制造體系,產業布局進一步合理化。形成3~5家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的大型數控機床制造集團和一批“精、特、專”小巨人企業。據美國嘎德納公司的統計,我們現在有兩家企業進入了全球前十名。但也僅是在規模上。我們希望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會有2—3家不僅在規模上不小。更主要的是在綜合技術實力和創新水平上能夠跟世界名家不相上下。希望我們更多的機床廠形成一批主機具有特色的。功能部件高水平的。產業化的小巨人企業。 為國家十六個行業振興和十大裝備自主化工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高檔數控機床和自動化生產線的重要品種有所突破。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發電設備等行業國產高檔數控機床的市場占有比例從不足5%提高到20%以上。最近我們也在呼吁.結合當前落實振興規劃。結合當前正在實施的高檔數控機床重大專項。抓幾個典型的、標志性的項目。通過幾個環節,比如說汽車環節,抓兩條生產線。以提高國產數控機床的配套率為目標,加快中高檔數控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開發和產業化。力爭中檔以上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自主配套率從目前不到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以上。通過三年振興還有重大專項提升創新能力,解決好我們多年來沒有解決好的瓶頸環節,提升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開發制造能力。 全行業出口額從2007年的52億美元到2011年提高到100億美元以上,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達到40億美元。數控機床出口額占機床出口總額的50%以上。這段話的內涵是,我們要確實進行產品結構優化。我們的增長方式確實有改變,我們出口的產品從過去低檔占多數。甚至機床都不占主要份額。要轉變到首先提高機床的出口比例,進而提高數控機床的比例。行業的競爭力提高了,我們的增長方式自然也就優化了。 四、重點工作 1.培育和開拓國產數控機床市場。尤其是國產高檔數控機床的市場 政府給我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很高的期望,作為我們行業協會和企業來講。都是責無旁貸的。所以.我們要做的一是準備加強對軍工、能源、船舶、汽車等國家重點領域需求調研,在新形勢下,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調研。了解我們當前所要依托的十大領域和八大工程項目的具體需求到底是什么。當前的需求是什么,下一步的需求是什么,以便有的放矢地做好產品開發和產品調整。二是我們要協助政府。搞好進口數控機床的審查把關工作。當然也要協助政府做好首臺首套的工作。實際是政府在幫助我們企業.而我們協會、我們企業也要做好這項工作。政府給我們行業最大的支持是把給市場放到了第一位。給錢當然是好的,但給再多的錢不如給數控機床企業以良好的市場環境。我們受制于外國的高檔數控機床首臺首套如何進入到重點應用領域是很關鍵的問題。多年來。很多人為此作了很多努力,現在應該說有一定進展,但是沒有從實質上突破這個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們要一起努力。一方面,政府希望我們行業協會把把關,并把把關的關口提前到國家審查預算內項目的標書的審查上,這個做法是特別有道理的。政府在政策方面有這么好的做法,我們企業也應該有積極的態度。另一方面,企業要考慮的有兩方面.其一是我們的用戶。我們本身是制造者,我們同時也是用戶。我們在議論首臺首套的時候慷慨激昂,但在落實項目的時候我們也有點松動。如果一談到什么項目能否用國產數控系統時,我們自己就沒信心,我們的汽車、船舶等領域的用戶會怎么想?同時。企業也要考慮,前一段日子好過的時候,在國家發改委、國防科工委的支持下,一批又一批地把國防科工委的重點軍工項目交給我們進行審查。但審查之后我們能留下比例都不高。是不是所有的項目我們都不能做呢?也不是。企業在這種環境下就要倒逼。因為優越的環境對于企業來說未必是好事。這些被我們留下的項目。產品難度比較大。檔次比較高。甚至要求比較苛刻。難道我們就只能退避三舍了?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用什么態度來對待這件事?當然是形勢逼到我們了.我們也不得不更加積極地考慮這個問題。另外,對于我們行業,從歷史賦予我們這些中堅企業、骨干企業的責任來講,我們也到了責無旁貸的時候。我相信這些問題在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中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2.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科技創新是產業振興的基礎。科技發展規劃應該盡量與國家經濟發展規劃相結合。我這么講,并非把科技放在第二位,而是科技轉化成生產力就是第一位的。我們過去有些科研項目搞了數十年也成不了生產力。從某種意義上講,科技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我們也應該把這件事做好,把科技重大專項當作一個重要任務來對待。 3.抓好技術改造工作 把提高中高檔數控機床產業化水平當作技改的任務。把支持大企業集團的重組當作技改的主要內容,把若干信息化基礎、專業化產業提升作為技改的主要內容。從技改的另一方面來說。前幾年我們企業通過自籌,也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大力支持。投入了很多。盡管這樣,我們整個國家的機床行業裝備水平還不敢恭維。一位從電機制造轉到機床行業的廠長說:“電機行業采用微米級精度機床做10微米級精度電機。我不明白機床行業如何用10微米級機床制造微米級機床”。此語道出了機床行業提高裝備水平的迫切性。我們很多大廠和有特色的小企業也都經過了技術改造.確實今非昔比。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重點骨干企業用普通機床制造數控機床,用低精度的機床制造高精度的產品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說我們的改造任務很緊迫。所以在下一輪技改時,有一點,我們也希望能夠得到政府的幫助。就是振興裝備工業數控機床要先行。因為機床是裝備的裝備。是為裝備服務的。在搞16個重大專項時,如果其他十幾個專項都啟動了,其中有十一二個都是機床的用戶,那么它們勢必要去買進口設備。等人家進口設備都進來了我們再啟動數控機床重大專項.這一輪就過去了。我們的提法沒有得到重視。后來溫總理在接見我們機床企業領導時說了。機床是工作母機。振興裝備制造業機床要先行。所以我也建議,在安排下一輪振興規劃時。安排諸多裝備工業的時候。機床作為裝備之一,在國家已經給予機床足夠的重視的同時。能夠把機床稍微提前一點,有利于機床在市場經濟中發展,有利于推動我們的首臺首套。 4.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重組 5.加強管理,降本增效 我們要把加強管理、降本增效的工作做好。尤其是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有一段時間,一提到提高管理水平就勢必要提現代化管理.一提到現代化管理就勢必要提MRPII,ERP。一提到ERP有時我就頭疼。有些工廠。在這方面投入很多。但是到車間看看沒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我說,提高管理要從實處人手。講求實效。 6.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我們機床工具行業體現在現代服務業的當務之急是我們的軟能力。我們能提供硬件,能提供機床,但我們的軟能力最突出的問題是成套交鑰匙工程、服務能力。我們為用戶一次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確實亟待提高.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比較。一個重要差距就在這里。 五、從協會角度提出幾點建議 關于拉動內需給市場的建議 關于首臺套數控產品應用的建議 關于技術改造的建議 關于擴大出口政策的建議 關于產業政策調整的建議 關于稅收政策的建議 關于稅收政策。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基本回答了我們提出的問題。 目前。我們感覺到任務既光榮又艱巨。光榮是說發改委如此相信機床行業.相信機床行業協會能夠把這件事做好。感覺艱巨是說我們更應該認真、仔細地把這件事做好。 半個月之前。我們在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任務時做了點工作,抓緊做了幾個籌劃.提出一些初步思路。在此基礎上,我們機床協會和我們行業企業應該毫無條件地認真地把這件事做好,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事。 關于后面的幾個政策要求,其中有一個關于稅收政策的問題。在數控機床增值稅返回的政策停止后。在三年規劃中明確提到,希望我們再研究出臺一個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們也會進一步協調,并爭取商務部、財政部等各方面的支持。在發改委領導的支持下把這些工作做好。 當前,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的任務是:1.學習好即將下發的三年振興規劃綱要:2.在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之后開展一次有規模的、深入細致的調研活動。就國家領導關心的某些問題,結合三年規劃和發改委交給我們的任務,向企業做點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現在我們要一方面學習,一方面準備調研。爭取當好政府的助手,當好企業的參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