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前部長李毅中強調,要準確把握目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未來五年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鎮...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前部長李毅中強調,要準確把握目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未來五年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加速推進,人們對汽車的消費需求將會持續增長。
李毅中25日在出席2011全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峰會時指出,截至2010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7802萬輛,但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58輛,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國汽車市場區域發展不平衡,目前全國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超過15輛的省市有北京、天津、浙江、廣東和上海,中西部地區汽車市場才剛起步。隨著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未來汽車消費不僅是首次購車,還會逐步向首次購車、更新購車雙重需求轉變。
李毅中說,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國際汽車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發達國家一方面不斷嚴格油耗標準和節油法規,積極發展和應用汽車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另一方面將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研發、產業化。各主要汽車生產國采取強化技術壁壘,加大對全球汽車市場資源的爭奪,對汽車后發展國家形成巨大壓力。
李毅中表示,“十二五”時期是中國汽車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攻堅時期。中國汽車產業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世界汽車產業發展新趨勢,大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堅定不移推動傳統燃油汽車節能減排,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大力扶持自主品牌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積極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推動企業“走出去”,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企業集團。打造結構優化、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環境友好的現代汽車產業體系,為建成世界汽車強國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