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9日,中原內配早盤漲停令人注目,同時帶動了汽車零部件股票的盤中跟漲。個股的表現不能預示車市的整體好轉,但在車市產銷低迷的狀況下,仍有部分優勢零配件依靠出口增長,維持產銷兩旺。不過...
29日,中原內配早盤漲停令人注目,同時帶動了汽車零部件股票的盤中跟漲。個股的表現不能預示車市的整體好轉,但在車市產銷低迷的狀況下,仍有部分優勢零配件依靠出口增長,維持產銷兩旺。不過,專家提示,3季度汽車零部件企業會迎來考驗。
出口推動產銷兩旺
國泰君安研究員張欣認為,產銷下降對汽車零部件廠商的影響并不盡相同,但決定受影響大小的最重要因素是零部件的可替換性。可替換性高的零部件技術門檻較低,在低迷的市場行情下易受擠壓。國海證券研究員王清濤表示,在出口拉動和售后服務的支撐下,汽車零部件企業受汽車產銷下降的影響要小于整車廠商。
在汽車產銷陷入低谷過程中,中原內配6月以來出現兩度逆勢漲停。這種強勁走勢與公司最近頻出利好有所關系。6月2日,公司以3年技術攻關成果,成功成為著名動力系統公司菲亞特動力科技公司的供應商。6月20日,在公司投資者網上交流會上,公司董秘又表示了公司由于出口訂單充足,“不愁銷路愁產能”。
多家公司也表明了進軍海外的愿望。寧波華翔董秘杜坤勇曾表示,希望未來海外市場的銷售能占到公司銷售的50%左右。瑞立集團總裁助理徐本光也曾表示,中國產品在海外市場很有競爭力,公司去年和前年出口產品占比超過20%,預計今年出口額將同比增長20%以上。
兼并整合機會隱現
徐本光認為,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要走規模化道路,實施兼并重組,并表示公司目前已經控股了廣東一家ABS企業,未來還將與科研院所合作。汽車經銷商龐大集團日前公告,擬收購永州、衡陽兩地的3個汽車銷售服務公司全部股權,進軍南方二三線城市。
不過,長江證券分析師認為,當前除貨車外,汽車及零部件廠商的經營性現金流還比較充裕,兼并重組的時機還未到。此外,投資零部件仍有一定的風險,因為3季度才會成為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最低點,相對滯后于整車企業。
未來,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潛力巨大。王清濤表示,考慮到當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廠商的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伴隨著相關配套措施的完善,今后中國汽車產業的布局將會以零部件企業為主。這種趨勢已經初露端倪,多數海外汽車巨頭已在中國培育汽車零部件合資企業,向產業鏈上游延伸。6月初,也有日本零部件生產商集體進駐江蘇工業園。這些舉措不僅是為降低零部件采購成本,而且是提前布局零部件產業,為占據市場做準備。
分析人士認為,中原內配的良好發展勢頭表明,過硬的技術實力與積極的出口,是當前低迷行情中汽車產業鏈上所有企業最為核心的競爭力。
產銷雙降,市場中涌現出一批優質零部件企業,這意味著對低端產能造成壓力,強者會在低迷中迅速通過兼并收購占領市場。杜坤勇曾表示,在銀根緊縮的背景下,國內外相關企業將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行業的整合及兼并機會將大量涌現,公司擬借機拓展海外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