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兩會所關注的焦點也有望成為未來市場運行的主線:保障房、稅改、養老、醫保、就業......兩會鎖定民生之風徐徐吹來,這股民生風也將吹暖機械五金行業...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兩會所關注的焦點也有望成為未來市場運行的主線:保障房、稅改、養老、醫保、就業......兩會鎖定民生之風徐徐吹來,這股民生風也將吹暖機械五金行業行業。 ■兩會觀察: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趨勢
目前高端裝備的自主創新困難仍比較大,尤其是首臺(套)高端裝備自主創新依然面臨很多困難。應對高端基礎零部件給予充分重視,加大國家財政資金和相關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袊鴻C械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 任洪斌
未來五年,我們的目標之一就是建設國家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堅持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業,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蜿柺惺虚L 陳海波
裝備制造業被譽為“工業母機”,是制造業的基石。工業現代化所需的各類裝備和設施都離不開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其性能、質量和擁有量已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綜觀全球,美國、日本、德國等世界裝備制造業強國無不重視控制高端制造裝備這一產業制高點,重視用高技術優化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支撐高端制造,保持產業優勢。——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 羅百輝
高端制造產業是指制造業的高端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其應用產業、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主要特點是技術高端、價值鏈高端、在產業鏈中的地位高端。具體表現為知識、技術密集,體現多學科和多領域高、精、尖技術的交叉與集成,具有高附加值特征,其發展水平決定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高端制造產業既包括傳統制造業的高端部分,也包括新興產業的高端部分。在調整產業結構的背景下,高端裝備制造業被認為是七大新興產業中資金最密集、產業鏈最完備、見效最快的產業之一。
從2006年至2010年,我國裝備工業增加值增長超過25%,2010年11個月裝備制造企業總體增長21%,實現業務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34%,實現利潤總額超過9千億元,全行業銷售利潤率為7.18%,實現出口1.4萬億元,同比增長30%。
汽車銷售達到1640萬輛,造船完工量分別占世界市場的42%、52%、42%,電工、電器行業增速超過30%,機床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0%以上。2011年預計全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在15%左右。
在海洋工程裝備方面,“十一五”期間,用于海上油氣資源開發的投入達1200億元?!笆濉敝攸c發展勘探、開發、生產、加工、儲運裝備,海上作業與輔助服務裝備,特種資源開發裝備,大型海上結構物、海下系統以及關鍵設備系統,同時,扶持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裝備、海底礦產資源裝備、海洋監測設備的研發和創新,不斷拓展產業發展的新領域,預計中國海洋工程裝備業產值將達千億元以上。
航空裝備方面,將大力發展系列支線飛機,重點突破發動機關鍵技術裝備和空中管理系統。
高速鐵路方面,提升關鍵零部件制度化水平,形成制度創新體系和現代化產業集群,重點研發高速列車、中轉列車、城際和城市快捷軌道車輛列車運行控制系統。
智能制造裝備方面,重點推進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智能控制系統、關鍵基礎零部件、高檔數控機床與智能專用裝備,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
■機床行業面臨著黃金發展期
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屬于高端裝備制造業,具有高技術含量、高技術附加值的特征,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著力點。大力發展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不僅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我國工業化發展也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影響。鑒于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對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列為國家16個科技重大專項之一?!案邫n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重點開發航空航天、船舶、汽車制造、發電設備制造等行業,到2020年,形成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主要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總體技術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部分產品國際領先;建立起完整的功能部件研發和配套能力;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當前環境下的產業創新,靠一般企業和企業聯盟的單打獨斗是難以勝任的。目前,機床行業已經把創建創新聯盟作為首要任務,各地亦紛紛開始行動。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介紹,2009年,以沈陽機床(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南通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13家龍頭企業為主的一支“創新隊伍”被拉了起來。同時也意味著“數控機床高速精密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正式成立。2010年11月10日沈陽機床、大連機床、秦川機床、四川普什寧江機床、昆明機床、漢江機床等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機床企業成立“高速高效加工與裝備技術創新聯盟”走到了一起,為“開展高速高效加工工藝與數控機床共性關鍵技術及整機集成的研究,攻克和掌握自主開發新一代數控機床的核心關鍵技術,提升中國機床產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這樣的一個目標共同奮斗。
一是實施項目引導,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建議由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職能部門牽頭,組織有關科研院所及行業協會參加,分行業、分領域進行調研,提出制約發展的基礎原材料和關鍵元器件的目錄,篩選出需要攻關的重點項目。
二是培育國內市場,強化“集成”牽引。應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大力推廣、積極使用自己的產品。凡國家直接抓的重大專項和技改項目,要組織有關專家對使用國內原材料和元器件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合理提出使用范圍和實現國產化率的時間表。
三是科學評價成果,重獎“前端”領域的有功人員。建議今后在基礎領域設立專門獎項,重獎那些在“前端”領域,尤其是在關鍵元器件上作出重大貢獻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