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31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召集各省工信廳等部門在北京召開了原材料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座談會。“主要是對前段時間國辦的7號文再落實一下精神。”一位與會人士對記者表示。記者了解到,此前的2...
3月31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召集各省工信廳等部門在北京召開了原材料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座談會。“主要是對前段時間國辦的7號文再落實一下精神。”一位與會人士對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此前的2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即國辦7號文)的通知,其中,對電力、煤炭、鋼鐵、有色等10個行業在未來3年內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做出了具體規定。
“淘汰落后產能已經提了很多年了,這兩年時間目標也在變化。在有市場能賺錢的情況下,有時候淘汰落后確實有一定困難。”曾多次被列入淘汰落后重點行業的人士的語氣有些無奈。
不過,伴隨政策實施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市場規律的作用,淘汰落后的棋局看起來已越來越明朗。“像小火電,最近淘汰起來的阻力已經比以前小多了,主要是因為現在批大電廠的條件就是得關停當地的小電廠,有了激勵就比較好運作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稱。
而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負責建材行業的處長劉明也對記者表示,水泥業淘汰落后產能,主要還是靠市場解決。“環保不達標,能耗又高,工藝落后沒有成本優勢的水泥廠自然就被淘汰了。”
3年淘汰時間表
淘汰落后產能一直是我國部分工業行業多年以來待解決的難題。此次的7號文則對十大行業近期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進行了細化。
電力、煤炭、焦炭、鐵合金和電石5個行業的淘汰時間表是在2010年以前對不達標的產能進行淘汰。比如,焦炭的落后指標是指炭化室高度在4.3米以下的小機焦,而鐵合金和電石則是指6300千伏安以下的礦熱爐。
“小火電以前通常是指5萬千瓦以下的電廠,不過現在已經有不少10萬千瓦的廠也被認為是落后產能關停了。”林伯強稱。對此,7號文也未予以確認,僅表示10年內要淘汰5000萬千瓦以上。
鋼鐵和有色一直被認為是淘汰落后產能較為困難的行業,工信部近日發布報告認為,由于建筑用鋼在新建產能中比重較小,客觀上為利用落后小高爐、小煉鋼爐這些鋼材的企業提供了市場空間,因此其淘汰落后的時間表被推至了2011年。
其中,鋼鐵被要求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淘汰3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電爐。而有色方面,電解鋁被要求淘汰100千安以下預焙槽,電解銅和鉛則分別被要求淘汰鼓風爐和燒結鍋工藝。“鼓風爐可以說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工藝了,各種指標都落后了。”有色協會銅部副主任趙波對記者介紹到。
此外,紡織業和輕工業中的造紙、酒精等行業也被要求在2011年底淘汰一定指標確定下的落后產能。
時間表上最晚的一個行業是建材,這其中主要包括水泥業與玻璃行業。其中,水泥行業主要是從窯徑的大小來判斷是否是落后產能。而記者也從水泥協會了解到,未來水泥業淘汰落后將從生產工藝和能耗指標兩個方面來進行。“立窯是要淘汰的,新型干法如果指標不達標,未來也是一樣會被淘汰。”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對記者表示。
淘汰路徑
淘汰目標已經明確,淘汰的道路卻并非一帆風順。一位電解鋁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只要鋁價格一起來,很多落后的小的鋁廠,很多關停的電解槽將再開起來。“而且,有一些小廠經營比較靈活,且有一定成本優勢,關起來更難。”
因此,通知在強調必須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同時,也表示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及必要的行政手段,進一步建立健全淘汰落后產能的長效機制,以保證按期實現淘汰落后產能的各項目標。
這其中行政和市場的手段或需要根據不同行業的情況區別對待。據林伯強介紹,近些年淘汰小火電相對較容易的原因是,要批準一個地方建大電廠的一個條件就是關停當地小火電,“不像以前的一刀切,現在有了激勵,就比較好操作了。”這也符合通知中提到的新增產能與淘汰產能遵循“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的原則。
而水泥業的情況則更像是市場的大浪淘沙。“最近幾年有這么多大企業建大規模的生產線,這樣當地采用落后工藝的小水泥廠成本上就處于劣勢了,最終就會被市場淘汰。”劉明表示,“現在有很多落后工藝的水泥企業還在生產,主要還是因為有市場。”
“電解銅就是用技術指標考量,只要是鼓風爐的都是落后產能,都會采取各種措施關停。”趙波稱。據了解,有一些采用落后技術的大廠已經通過技術升級淘汰了落后技術。“葫蘆島有色就剛剛完成了技改。”
并購大潮再起
在淘汰落后的產能同時,行業的市場空間也開始若隱若現。
這其中,最明顯的莫過于水泥業。由于水泥業的輻射半徑一般不超過200公里,因此地域性極強,淘汰落后留下的市場縫隙也給各大企業很大的發展空間。“當然大家都說水泥過剩,但為什么這么多水泥企業還在跑馬圈地,說明這其中的空間是很大的。”中國水泥網CEO邵俊對記者稱。“落后產能淘汰以后的空間肯定得有企業去補。”
而一些大型企業顯然已經看到了這其中產生的市場機會。2009年以來,中國建材收購遼源金剛、佳木斯鴻基組建北方水泥,收購了烏蘭水泥并入中聯水泥;中材集團收購祁連山水泥,完成大西北市場戰略;冀東水泥完成控股秦嶺水泥,主導了陜西水泥市場……并購潮風起云涌。“大企業發展得很快,這對于水泥工業是有好處的。”劉明稱。
企業自發重組的同時,管理部門也在積極推進。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視員賈銀松表示,2010年工信部工作的一個重點就是制定政策,鼓勵兼并,并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則表示,水泥行業將設立專門用于兼并重組的貸款,對調整結構,提高產業集中度給予資金支持。
而山西的煤炭行業也在2009年經歷了被七大煤炭企業整合的過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表示,一批煤炭企業生產和安全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的技術指標還創造了世界紀錄,這為煤炭企業并購重組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進一步加快推進煤炭企業并購重組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
信息來源: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