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鎮江市光伏產業自2007年起步以來,投資規模之大、增長速度之快、產業帶動之強、經濟效益之高,體現了新興產業發展的爆發力。面對國際金融帶來的壓力和周邊地區的競爭,鎮江市光伏產業如何科...
鎮江市光伏產業自2007年起步以來,投資規模之大、增長速度之快、產業帶動之強、經濟效益之高,體現了新興產業發展的爆發力。面對國際金融帶來的壓力和周邊地區的競爭,鎮江市光伏產業如何科學布局、打造自身的競爭優勢,通過調研,認為必須清醒認識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國際光伏市場風云變幻
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在過去10年中保持高速的增長,從1998年到2008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5%。其中增長最快的年份是2004年和2008年。2004年,德國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的修正案,帶動了德國裝機容量的爆發式增長;2008年,西班牙政府出臺了強制上網電價,一躍成為裝機容量市場份額最大的國家,并引起了全球光伏市場的井噴式的增長。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終端需求下降,而另一方面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快速增長,2008年開始太陽能電池產能開始過剩,2008年的產能達6850MW,而2008年總裝機容量只有5559MW,過剩1GW多。根據光伏研究機構Prometheus的估計,2009年供需之間的缺口達到3500MW,意味著供給超過需求的65%。在2010年預期光伏市場會開始恢復,并逐步步入穩定的發展期。
產能過剩對質量技術提出高要求
一是對光伏組件要求提高。目前,歐洲還沒有提出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但是對光伏組件的要求嚴格許多,由于不少中國企業的技術與歐洲、日本企業仍有差距,因此這一措施也可以看成是對中國企業設立技術門檻。如:目前單晶硅電池組件原180瓦板型,新要求提高到185瓦,而且要正偏差,這要求單晶硅電池片的效率達到17.4%的水平,許多中國技術實力不強的企業是很難達到的,中國目前只有3-5家電池廠可以達到這一效率指標。即便是較大的上市公司,如果其生產線是1年以前建立的,也很難達到這一水平。因此,如果這一指標成為國際公認的新標準,將加速中國光伏產業的產能淘汰和技術升級。
二是薄膜電池面臨新的考驗。薄膜電池以其耗材少、節能而廣受關注。目前,大量社會資金正在向這一方面集中。但是,由于薄膜電池設備過于昂貴,使得該產業環節具有很大的技術風險。國際金融危機使得晶體硅電池的價格下跌近50%,這對薄膜電池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薄膜電池產業化技術不是很成熟,技術進步非常快,生產線淘汰很快,其設備價格是同樣產能的晶體硅電池生產線的10倍,因此設備折舊率很高。在原來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價格很高時,這樣的折舊是可以接受的。而目前國際金融危機使得晶體硅電池的價格大幅下跌,薄膜電池的價格必須要更低才有市場,因此薄膜電池受到了挑戰,其設備成本必須大幅下降才有市場。
三是中國西門子法硅提純生產線技術面臨考驗。中國的西門子法硅材料提純技術由于西方大廠的技術封鎖,水平不高,在電耗、成本控制、環保等方面均有差距。在國際金融危險下,太陽能級硅材料大幅降價,如果需求再進一步降低,會出現歐美企業在價格上大幅殺跌,以達到窒息中國硅材料產業的目的。因此中國的硅材料提純廠面臨成本降低和質量提升的雙重壓力。
四是物理法提純硅產業受到打擊。物理法提純太陽能級硅是適應前一段時間硅材料短缺而提上議程的廉價硅提純方法,目前還很難達到應用。有一些企業使用該種產品,降低了電池的效率,但是也降低了成本。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到來,高純硅材料不短缺了,高純硅材料價格大跌了,市場上對組件設置的效率門檻提高了,這樣使得物理法提純的硅材料很難進入主流市場。因此,物理法提純技術面臨巨大的挑戰,只有找到方法使得提純水平可與西門子法相媲美,而價格又降低較多才能有市場。
鎮江光伏產業應思考發展問題
江蘇省是全國光伏產業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太陽能電池產量約占全國70%,占全球產量15%,海外上市公司數量也居全國首列。江蘇省共有300多家相互配套的太陽能光伏企業,形成了從高純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集成系統、設備到光伏應用產品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江蘇省的光伏企業中,有5家企業進入世界太陽能行業前20強,在中國10家海外上市的光伏企業中,江蘇有6個。
鎮江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已經形成一定聚集,在產業布局上:主要集中在新區和揚中。鎮江市現共有大全集團、大成硅科技、輝煌硅能源等27家企業,主要聚集在太陽能電池用多晶硅原料、單晶硅棒、多晶硅錠、單晶硅片、多晶硅片等光伏產業上中游。
2008年7月,江蘇(鎮江)太陽能光伏產業園通過江蘇省信息產業廳認定,落戶揚中,成為鎮江第一家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園,同時也是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第一家省級園區,該項目總投資9942.3萬美元,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產4.5億片多晶硅片的生產能力,年銷售規模預計可達200多億元。
結合技術和市場形勢,對鎮江光伏產業發展提出如下看法:
在晶體硅領域。硅原料和硅片環節,新區具有較大優勢,需要繼續保持和發揚,做大、做強,形成聚集和特色,打造品牌。電池和組件生產環節,鎮江市和新區目前都存在空白點,需要迅速補缺,可充分發揮鎮江市及新區成本優勢和出口加工區優勢,在電池和組件生產企業全球轉移趨勢明顯的背景下迅速鎖定目標企業,填充空白點。BOS環節,鎮江市具有一定研發基礎,可重點打造,形成特色和優勢設備配套環節,鎮江市基礎較為薄弱,可重點為現有企業發展晶體硅原料生產和硅片生產的配套項目。
在薄膜領域。薄膜電池原料和環節,鎮江市和新區目前都存在空白點,可重點抓住主要原料導電玻璃和光伏玻璃,鎖定目標企業,填充空白點,形成完整薄膜電池產業鏈。薄膜電池生產環節,新區目前優勢較為明顯,周邊有一些項目,但尚未形成聚集。新區可迅速切入,但由于薄膜技術存在一定的風險,在引入企業時需要對企業的資質、技術實力及其主要客戶進行考查,以控制風險。
在薄膜電池設備領域。鎮江市具有較大優勢,需要重點發展,形成聚集和特色,成為薄膜電池生產設備基地。
在系統集成和應用領域。系統集成和應用領域,目前國家和江蘇省都在大力推進,而且周邊尚未形成競爭,鎮江可迅速切入,打造特色。
信息來源:鎮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