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共同的困境以及共同的需求,促使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的鋼鐵行業走到了一起,亞洲這個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板塊,即將聯合發出共同的“聲音”。9月26至28日,由中國“我的鋼鐵網...
共同的困境以及共同的需求,促使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的鋼鐵行業走到了一起,亞洲這個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板塊,即將聯合發出共同的“聲音”。
9月26至28日,由中國“我的鋼鐵網”、日本鋼鐵新聞“Japan Metal Daily”以及韓國“Steel & Steel” 鋼鐵研究機構三方聯合舉辦的“2011亞洲鋼鐵論壇(Asia Steel Forum)將在中國上海浦東喜來登由由大酒店舉行。
據主辦方之一“我的鋼鐵網”介紹,亞洲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但因為鐵礦石、焦煤等資源稟賦不足,長期以來,亞洲鋼鐵行業缺失了在世界鋼鐵行業的話語權,在國際談判中持續處于比較不利的地位。
而三方機構聯合舉辦“亞洲鋼鐵論壇”,旨在為亞洲鋼鐵行業,構建一個有效的非政府組織溝通與交流的平臺,以加強亞洲各國在鋼鐵貿易、投資、技術工藝以及鋼鐵全球化視野下亞洲鋼鐵的責任等方面的交流。
據國際鋼協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亞洲地區粗鋼產量為88119.7萬噸,世界66個國家和地區粗鋼產量合計為139545.9萬噸,即亞洲地區鋼產量占比63.1%。其中中國、日本、印度、韓國的粗鋼鋼產量排名均進入了世界前十,亞洲板塊是不折不扣的“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基地”。
但是,亞洲鋼鐵行業的巨大產量卻沒有帶來對應的話語權,因為在鐵礦石和焦煤等原料上普遍存在較高的對外依存度,亞洲各國在國際談判中持續處于比較不利的地位,飽受了高成本價格之苦。
以中國為例,2011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鐵礦石33425萬噸,同比增加2497萬噸,增長8.1%。在鐵礦石進口量猛增的同時,上半年進口鐵礦石采購價格出現了37.4%的同比漲幅。
為此,在今年上半年,中國購買鐵礦石共支付外匯537.77億美元,同比增加192.93億美元,增長56%。鐵礦石壟斷以及鐵礦石價格的高企,近年來讓中國鋼鐵行業“叫苦不迭”。
“我的鋼鐵網”研究中心研究部經理曾節勝表示,中國鋼鐵行業的鐵礦石對外依存度為65%,焦煤對外依存度為7%,而在日本、韓國,這兩大原料的對外依存度幾乎是100%,因此中、日、韓的鋼鐵行業在原料價格話語權上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與此同時,亞洲各國鋼鐵行業之間的進出口貿易較為活躍。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鋼材803.31萬噸,其中從日本、韓國進口的鋼材量占比進口總量的73%;同一時期,我國的鋼材出口量為2432.58萬噸,其中對韓國的出口量占總量的23.05%,為各出口國之最。
原料話語權上的共同困境,以及相互之間活躍的鋼鐵貿易需求,使得亞洲各國的鋼鐵行業對溝通交流有著強烈的愿望,并由此促成了“亞洲鋼鐵論壇”的召開。
據了解,上述三大機構曾于去年8月份在韓國首爾成功舉辦首屆“亞洲鋼鐵論壇”,彼時論壇主題是“中日韓合作及亞洲鋼鐵行業的未來”。
首屆論壇有近400名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的鋼鐵行業人士積極參與。韓國浦項鋼鐵董事長鄭俊陽、現代制鐵董事長Woo Yu-chul、日本JFE董事長林田英治都在論壇中做了主題演講;中國寶鋼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吳東鷹院長、河北鋼鐵集團高管等70多名中國鋼鐵行業的代表,也積極參與了和日韓同業人士的交流。
據介紹,即將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2011亞洲鋼鐵論壇(Asia Steel Forum)”意義將更加重大。因為除了參加過首屆論壇的中國、日本、韓國的鋼鐵行業代表外,印度等其他亞洲國家也將派出代表參與,鋼鐵行業的“亞洲聲音”將更加“響亮”。
主辦方還介紹,寶鋼集團、浦項鋼鐵、新日本制鐵、塔塔集團、河北鋼鐵集團、JFE、現代制鐵等亞洲各國的鋼企高層,以及世界鋼鐵協會等知名機構的專家、學者,均將出席本屆論壇,并做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