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區以9月6日中國(淄博)新材料技術論壇的舉辦為契機,積極策劃和落實各類經濟項目78項。其中,博山精工泵業有限公司與蘭州理工大學簽訂的磁力驅動泵技術項目,淄博康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與天津南開大學簽訂的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項目,山東福泰陶瓷有限公司與山東科學院簽訂的太陽能極熱陶瓷板生產線項目等已進入實施階段。
新材料產業是博山區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生態特色工業的重要內容,是博山區重點培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發展需要科技支撐,只有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才能保持產業發展旺盛的生命力”博山區科技局局長王建照說。在強有力的科技引領下,博山區各類新材料企業已發展到23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20家,年產值超過170億元。
該區加強了政策支持和引導,營造了良好的創新環境。先后出臺了加快新材料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意見,從政策上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產品開發。形成了以耐火新材料、冶金新材料、功能新材料、鈦白新材料為主體的發展格局。淄博旭硝子剛玉材料有限公司成為我國最大的玻璃窯用電熔耐火新材料生產配套基地,山東魯耐窯業有限責任公司被指定為國內干熄焦配套用耐材的唯一定點生產廠家,山東東佳集團成為全國最大的鈦白粉生產基地,山東金晶節能玻璃有限公司成為國內一流的功能玻璃生產基地。
該區加強了產學研聯合,全力打造新材料行業發展的科技要素支撐。廣泛開展校企合作與交流,今年該區組織部門、企業到湖南大學、重慶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40多家院校和科研單位進行了走訪聯絡,分別就凸輪軸高效精密磨削CNC8312磨床、主軸數控鉆尖磨床、粉末冶金注射成型設備、消失模鑄造技術、污水處理等項目和難題進行了交流洽談。東佳集團“萬噸級鈦白清潔工藝生產與集成技術”項目總投資10億元,投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山東魯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遷擴建提升以及熔融石英耐火材料、鎂磚耐火材料生產線項目總投資13.6億元,投產后年新增產值40億元;淄博海洲粉末冶金有限公司100萬噸粉末冶金材料擴產項目總投資13億元,投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
該區注重標準化和知識產權保護,不斷增強材料產品的競爭力。建立了企業專利工作管理制度,構建起了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加大了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近五年來,博山區專利申請逐年遞增,達到2590件,其中發明專利233件、專利授權535件,被評為國家傳統知識產權保護試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