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伊犁麥斯特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志剛一、行業運行現狀由于新能源經濟的全球化興起與碳化硅微粉在光伏多線切割中的應用,使得綠碳化硅行業從2006年之后一路高歌猛進,2008年底的金...
一、行業運行現狀
由于新能源經濟的全球化興起與碳化硅微粉在光伏多線切割中的應用,使得綠碳化硅行業從2006年之后一路高歌猛進,2008年底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影響深重,但是并未根本影響碳化硅行業的發展,由于供求矛盾突出,碳化硅冶煉的準入門檻低,導致大量的碳化硅冶煉產能在青海、甘肅與新疆涌現。
第一次的市場變化屬于真正的危機,第二次只能算技術性的波動,但是為什么價格卻出現如此大的反應呢?
市場混亂、產能過剩雙重作用。綠碳化硅市場目前處于極其低迷的狀態,短時間的供需逆差矛盾和無序的惡性價格競爭,使綠碳化硅的價格大幅度下降。目前的價格可以用跳水、出血來形容。嚴重的供大于求和不成熟的商業市場經濟基礎,形成了無序的、殘酷的綠碳化硅市場惡性競爭的混戰局面。這使碳化硅冶煉廠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產能的過剩與國外市場的需求波動,使目前碳化硅市場雪上加霜。而產品質量也是參差不齊,高品質產品不能被下游市場進行區分與價值的認定。
二、價格戰對行業與市場的影響
價格戰可以解決問題嗎?
碳化硅市場不可能像日常消費品那樣只靠降價就能擴大需求量和大幅度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市場規模受光伏裝機速度的制約,不可能依靠降價就能擴大市場總體規模。瘋狂降價只能導致整個行業的虧損。其實價格戰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打擊競爭對手,又不可避免的會傷害企業本身。
對于下游用戶來講,惡性價格戰也并非福音。表面上看來,下游是受益者,他們在上游企業的降價活動中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但是如果上游原料生產企業長期以來以非合理價格銷售產品,其生存就會很困難,這樣的企業就很難保證產品的質量,為了減少損失,很可能會采用偷工減料,把以次充好的產品當優良品賣給下游。好多廠家在分級、冶煉時間、原料品質等方面打折扣,這必然會大大降低產品的切削力,微粉企業再加上大量的回收砂,切片用戶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一旦形成惡性循環,切片廠商就會對碳化硅微粉失去信任。日本則武陶瓷公司已經已經將金剛石線切割鋼線商品化,并于本次機床展展出了正式產品,最可怕的是該鋼線的應用可以對切片機不作任何改動,直接可以用于傳統線鋸,切片成本節省不低于25%。
一旦失去了切片刃料,誰還要微粉,誰還要綠碳化硅?
我們業已形成的和正在形成的近二百萬噸綠碳化硅產品,如果不再應用于線切,就用作砂輪制造而言,一年生產的砂輪夠全世界用三年的。
行業死了,那么業內企業沒有贏家,中國人窩里斗,斗到最后有哪一個中國人成為贏家了?最后頭破血流的都是中國人,國際市場的買家坐收漁利,而且還鄙視著我們,把我們的資源、能源低價地拿走。
只要是中國人賣的,不把它賣到賠到姥姥家,中國人是誓不把休!
只要是中國人買的,不把它炒到貴上天,中國人依然誓不把休!
而且中國有一個傳統,那就是一邊罵著漢奸,一邊不遺余力地做著親者痛、仇者快的漢奸的事。誓把中國人的尊嚴、聲譽、利益打到體無完膚!
國際采購商笑看一切,輕輕地我走了,正我我輕輕地來,不給你們留下半片云彩……
對于任何生產廠家而言,誰都支付不了惡性競爭的成本,從生產成本來看,無論是電力成本還是石油焦成本都受到諸多制約因素,電價在電網公司壟斷與國家電力市場政策的雙重壓力下不斷地上行,而石油焦在電解鋁冶煉的成本中敏感度遠遠小于碳化硅,我們行業處于競爭劣勢,而且這種劣勢依然會一路上行。同時還須面對環境保護的壓力。
對產業發展而言,惡性的價格戰使產業失血嚴重,磨具磨料行業近年來其實一直伴隨著全球工業經濟的發展而快速發展,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但是中國磨料磨具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還越來越大了,中國相關產業必須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不斷進行技術積累。但國內企業對于技術開發、加強服務營銷和品牌建設缺乏長遠的打算和資金投入,全都把錢拿去打價格戰了,如果不計成本的價格戰再進行下去,一些企業連生存都談不上,更不用說投資于技術研發,長此以往中國的碳化硅產業將永遠落后于國外,淪為國外高端產品的原料供應地。
表面來看價格戰的目的是要整頓這個市場,其實未必可以實現這樣的目的,無論是冶煉還是微粉加工,產業的進入門檻較低,當出現市場波動后,企業見勢不妙馬上停產,行情稍微好轉,一夜之間恢復生產,可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通過價格戰實現行業整合其實是不太可能的。價格戰中遭受打擊的只能是大型、裝備投入多,技術投入多,責任承擔的多的企業,它們由于肩負著社會與行業責任,綜合成本在同類企業中較高,通常在成本線以下運行,這些企業不能因為市場的因素而停產,造成這些企業很快失去發展力,面臨困境,最終被破壞的是整個行業、整個產業。
應該說中國當前的商品市場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 ,產品的同質化程度太高,很多企業不愿意進行艱苦的技術積累,認為要生存只能拼命做大自己的市場份額,而擴大市場份額的有效方法即是價格。過去,很多行業都以資金戰來決定勝負,從長遠觀點看,這些急功近利的行為往往毀了自己,也害了整個行業。
三、行業自律是遏制惡性競爭的必要手段
在中國這個尚不夠成熟的市場上,惡性價格戰可謂屢見不鮮。近年來在家電領域就先后發生過彩電大戰、空調大戰、VCD大戰、微波爐大戰;在通信設備領域,也出現過電話機大戰、程近代交換機大戰、手機大戰。家電領域的惡性價格戰已經導致行業發展后勁嚴重不足。一些曾經赫赫有名的企業陷入虧損、瀕臨破產的困境。事實證明:惡性價格戰沒有贏家。
正常情況下價格受到需求定律的影響,企業只能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并適應市場價格,但與企業的實際成本關系不大。外國把我們的原料低價買走,經技術工藝處理后,高價賣回,我們還必須去買。因此,如果供求矛盾不解決,價格在低位運行的局面就將無法解決。
不但要進行有效的市場拓展,更需要調整與控制行業的產能規模。只有產能規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供求穩定協調,再施以行業管理手段,才能實現行業自律,避免惡性競爭。
遏制惡性競爭首先呼喚行業自律,作為碳化硅廠商,無論是上游冶煉,還是下游微粉,應該理智對待市場份額,把競爭的重點放在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售后服務上,不計成本的惡性價格戰顯然違背了游戲規則,是一種自殺行為。
同時,制止惡性競爭更需要下游的參與,切片廠商的參與有利于微粉產業的有序競爭,而微粉廠商的參與有利于碳化硅冶煉產業的有序競爭 。如果下游一味地追求低價中標,只看眼前的利益,必然傷害產業升級的積極性,技術創新、裝備創新、工藝創新與模式創新將變得希望渺茫,行業得不到政策的支持與市場的認同,好的產品質量得不到充分的價值認同,先進的理念得不到行業的推廣與傳承;在價格的壓力下,標準混亂、產品以次充好,使用價值得不到保障,行業形象受到破壞,行業最終必然走向整體消亡。
當然,規范的商品經濟可通過市場調節來實現,但是在我國的很多行業市場調節并未明顯發揮作用,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市場對高質量產品未能夠給予應有的回報。市場對假冒偽劣產品沒有給予堅決的清理,這是市場未能得到優化、市場價格長期在生產成本線以下運行的根本原因。實際上,只要市場對于產品質量的要求稍微嚴格,在市場價格上的反應就會立刻顯現。中國的產品質量為什么一直都沒有國外的好,因為中國人很少為優質產品的“優質”付費埋單!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商品的生產原則是以市場可以接受的質量為標準,以最低的成本進行的,而這種標準的底線就是“滿足標準的合格產品”。生產廠家在沒有額外利益的條件下將不會為提高質量而增加成本,除非市場有這樣的質量要求并肯為此付費。因此,當市場所接受的價格長期處于廠商保證產品質量合格所必須的成本以下時,廠商將毫無疑問通過降低產品質量標準來降低成本,如果降低質量標準后不合格產品可以被市場接受,那么,市場就將推動優勝劣汰的機會。因此,行業的下游企業在利用碳化硅供大于求的形勢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時,千萬不要忘記對產品質量的控制,否則下游企業也將會得不償失。同時,下游企業也應認識到,要獲得一事實上質量保證的產品,就必須付出和這種質量相符合的價格,低于必需的水平,產品品質將無法得到保證。
四、呼喚理性競爭
隨著我國磨具磨料行業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碳化硅的主要供應國。外國利用我們國內的資源與能源,并將環境污染留在了中國,而我們只是把初級加工品向世界供應,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合理的貿易局面。我們的產品加工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國內企業在同行競爭中自廢武功,國際采購商坐收漁利。所以我們強烈呼吁國內碳化硅行業必須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優化行業整體產能結構,控制產能建設,倡導質量、品牌、服務、價格、規模、供貨能力、服務等綜合能力的有序競爭,支持企業在技術創新、環保、節能方面加大投入,強化企業的文化建設,使國內從冶煉到微粉再到切片,都控制在合理的利潤區間,從而使行業得到整體的健康發展。
中國是個開放的市場,卻在價格與市場準入方面受到國際市場不同程度的歧視,企業在國際市場受氣,就回來找國內供貨商出氣。而日本、韓國、美國和歐盟國家對自己的企業均采取了多種保護政策以保護國家利益,他們的企業在國家政策保護與民族情結的維系下,理性自律,自覺自愿服從大局,全行業實現共贏。
為什么老外可以做到自律,而中國人卻做不到呢?
這是一個民族文明發展與培育的結果,我們和平發展期比較短,積累的商業文化比較少,還沒有將商業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內心的自發與主動的需求,所以我們需要在這點上進行專向建設。行業需要行業文化,企業需要企業文化,而這一切取決于老板文化,我們行業老板的文化亟待提升。而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行業文化與氛圍做基礎,日本經濟騰飛前也出現了與中國國內目前相似的亂相,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才逐漸形成了規范的行業秩序。
行業文化包括哪些呢?行業使命、行業愿景和行業主流價值觀等。
我們碳化硅行業的使命應是團結在一起,為中國的碳化硅行業的健康發展共同努力,為在國際起到主導、核心與掌控而努力,為行業所有誠信企業的持久發展而努力。
我們碳化硅行業的愿景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中國成為碳化硅國際領域中品質優秀,滿足高端應用需要的主要生產國,主導國際市場產品定價權,保證行業正常利潤,實現行業穩步升級、不斷升級。
我們得行業主流價值觀應是以行業協作為榮,以互相拆臺為恥;以保護產業為榮,以惡性競爭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造假欺詐為恥;以堅守質量為榮,以粗制濫造為恥;以科技創新為榮,以傳統守舊為恥;以環保節能為榮,以揮霍資源為恥;以用心服務為榮,以無視訴求為恥;以勇擔責任為榮,以得過且過為恥。
總之,行業文化取決于行業內的企業文化、企業使命、企業愿景和企業價值觀。企業文化其實就是企業老板的文化,所以建設行業的協作與自律要從老板下手。同樣是老板,老板和老板是不同的,而商人和企業家也是不同的。企業家之所以能稱之為“家”,表明其在價值觀、理念、信念、態度、氣度、厚度等各方面都有高的造詣,態度決定命運,氣度決定格局,底蘊的厚度決定事業的高度,這些是企業持久發展、基業長青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們的老板們有必要注重自身的學習與修為的培養,如此,企業才能長遠發展,企業發展了,行業也就健康了,惡性的競爭也就少了,正面積極的價值觀成為行業的主流,行業的良性循環也就開始了。
五、建立行業自我約束機制從我做起
長期以來,從中國企業界的發展史可以清醒地認識到,技術和創新才是企業制勝的核心。自從我國加入WTO以來,國內外的企業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未來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白熱化,唯有擁有雄厚實力,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立有不敗之地。我們不會放棄企業的長遠利益,我們將堅定不移的掌控企業的發展,在技術進步、產業升級與科技創新上盡到我們的義務,致立于加強國產磨料磨具的品牌建設,通過技術途徑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加強為用戶做好服務,以積極、理智的態度參與市場競爭。
我們要做企業家不要只做商人;要進行企業家的學習與修煉;要建設適應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系統;要站在國家的高度看行業,站在行業的高度看企業,站在責任的高度看利益,站在團隊的高度看競爭;要用道德去影響別人,不要用實力去壓死別人,厚德載物,德高望眾方能服眾。
為此,希望行業協會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龍頭企業帶頭行動形成氛圍;下游用戶通過市場引導區分優劣產品;讓民族情結發揮作用,使中國民族經濟與世界競爭。
我們愿意,也借此強烈呼吁碳化硅行業的同仁們,讓我們一起轉變觀念立即停止非理性的競爭,與我們的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下游廠商及供應商一起共同建立一個良性發展的環境,促進中國碳化硅行業的健康發展。
我們期待著在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盡快結束這場惡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