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召開秋季座談會,發布《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1年秋季報告》。報告預計2011年GDP增速將達到9.4%,...
10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召開秋季座談會,發布《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1年秋季報告》。報告預計2011年GDP增速將達到9.4%,居民消費價格CPI全年將上漲5.5%左右。
“關于現在的國際經濟形勢,有種說法是"二次探底",我個人覺得沒有什么"二次",因為它一直沒起來過!”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在會上表示。隨后他補充說,即便將來出現三次、四次探底也不要詫異,因為世界經濟低迷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
報告稱,世界各大經濟機構普遍調低了對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值。歐美經濟是否會二次探底又成為一個現實性問題,歐美經濟即使不會出現衰退,但復蘇緩慢幾乎成為共識,全球貿易在未來的一兩年將充滿很大的不確定性,而債務危機將仍是困擾各主要發達國家和世界經濟復蘇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報告進一步分析稱,歐美債務危機將通過三個渠道影響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穩定:通過出口影響中國的實體經濟;通過金融渠道影響中國經濟的穩定;影響投資和消費的信心。
李揚對此的看法是:全球經濟可能會長期低迷,這一國際環境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是負面的,但對經濟發展卻是正面影響,如中國對外依附可能會降低。
而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燕生在隨后的發言中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說:“外需不好,正好是調整(中國)外向型經濟體制戰略的時機”。
此外報告稱,隨著翹尾因素的逐步減弱,CPI漲幅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有所回落,預計CPI全年上漲5.5%。
報告預計,2012年導致物價下行的因素增多增強:隨著秋糧豐收,糧價和蔬菜價格漲幅都將趨于放慢,從而拉低CPI漲幅;豬肉價格進一步上漲空間有限;貨幣金融政策將繼續溫和調整,流動性過剩問題有所減輕,從而對物價增長有所抑制。但一些導致物價持續上漲的因素依舊存在,例如勞動力成本上升等。總體來看,2012年物價總水平增長呈回落態勢,預計2012年CPI上漲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