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興戰略產業中,高端裝備制造業占據重要地位,它也是現代制造產業的高端環節,對我國產業升級與轉型具有重要意義。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特點是技術知識密集、附加值高、成長性好、關聯性強、帶動性...
新興戰略產業中,高端裝備制造業占據重要地位,它也是現代制造產業的高端環節,對我國產業升級與轉型具有重要意義。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特點是技術知識密集、附加值高、成長性好、關聯性強、帶動性大,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是不是工業強國的重要元素。對于中國而言,在中期內可以實現突破的領域,包括高端(風、核、水)電力設備、高端海洋工程設備、高端智能化設備、高端軌道交通裝備以及高端航空航天設備、高端電子專業設備等。如果進行簡單歸納,可以形成海陸空三大領域。
一、“海洋”:海洋工程裝備
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已列入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其特征是資金與技術密集。如果直觀的比較的話,我們會更加清楚海洋工程裝備的潛力。一座3000 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的價格大約是5~6 億美元,相當于2 架波音747 的價格包括海洋資源(特別是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采、加工、儲運、管理、后勤服務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裝備和輔助裝備。按照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戰略(2011-2020),到2015年,基本形成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設計制造體系,基本滿足國家海洋資源開發的戰略需要。到2020年,打造若干知名海洋工程裝備企業,創新能力躋身世界前列。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包括各類海洋平臺、海上浮式生產儲存運輸系統以及洋工程作業和輔助船舶,其中,海洋平臺領域是目前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領域技術研發的重點區域。
核心技術上,我國在海工裝備上仍處于起步期,大多數產品還處于低端位置,當然也有一些優勢企業。
二、“陸地”:包括安防監控、智能電網、高鐵等
從技術儲備、技術基礎以及產業規模上看,這幾個領域的綜合競爭力相當突出。
1、安防監控領是物聯網的一個實際應用。至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目前安防監控領域的代表性公司基本上已上市。
2、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涉及電力網絡系統的各個節點如電表、變電站、發電廠等。根據國家電網的智能電網規劃,至2020年,國家在智能電網方面的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與智能電網緊密相關的是 “三縱三橫”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和11項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資額相當于2個三峽工程,其中交流特高壓的投資額約占2/3。
3、高鐵無疑是最具優勢的領域,不過,今年“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點剎了高速前進中的高鐵,但發展趨勢未變。
三、“天空”:通用航空、大飛機項目
大型客機項目被譽為“工業之花”。2008年底成立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推進國產大飛機C919項目,其投資規模相當于三峽工程。其發展進程基本上每五年上一個臺階。首款大飛機計劃于2014年首飛,2016年適航取證。大飛機組件包括機體、標準件、發動機和系統設備4部分。其中,核心組件是發動機與系統設備。
通用航空的核心推動力是低空空域開放。目前,全球通用飛機保有量達30萬架,遠超民用航空,美國已擁有22萬架,而我國通用飛機不足1000架。據預測,我國通用航空市場將成為繼汽車市場之后又一個井噴式發展的產業。據預測,未來10年,我國民用渦軸發動機市場需求約5000臺,民用渦槳發動機市場需求約2000臺,加上發動機修理、燃氣輪機、發動機航空轉包等相關業務,預期市場在6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