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薄膜的厚度和改用一些耐疲勞的材料,均可收到良好效果。一般是采用剛性膜、預加載荷、預留縫隙的方法。具體作法是:將1.4mm厚的膜改為4mm厚剛性膜,在下腔墊0.05mm厚的錫箔紙,使主軸調整到比理想位置高0.05mm的位置。目的是當主軸受力(砂輪重量、切削力)后,恰好返回到理想中心。
要確保模具的質量,生產管理中的質量控制環節比較重要,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有效管理的進行產品數據管理、工藝數據管理、圖紙文檔管理:進行有效的產品數據管理、工藝數據管理、圖紙文檔管理、可以保證文件的全面性,圖紙版本的一致性;使到圖紙能達到有效共享和有效的查詢利用。可以建立完整的文件管理計算機數據庫,將設計部門積累的設計圖紙、散落的、將以前分散、隔離的信息整理集中起來利用,預防由于設計圖檔,2d、3d混亂,原始、設變、維修版本混亂、3d模型和2d圖紙數據的不一致,2d圖紙設計的不規范、混亂而造成有問題不易被及時發現和及時糾正,造成模具要修改和返工,甚至作廢,增加模具的制造成本,加長模具制造生產周期,影響納期。
2)保持模具圖紙、加工工藝、和實物的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通過有效的、細致的、嚴格的檢測手段,保證模具圖紙、加工工藝、和實物的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每套模具的設計、制造成本必須要做到及時匯總:通過有效控制車間的工作傳票的開出,有效管理刀具的報廢;通過準確的模具結構設計、高效的模具零件加工和準確的零配件檢測,將有效的降低模具因設變、維修而帶來的附加成本,從而獲得每套模具的實際成本,有效地控制模具質量。
4)統籌規劃:將計劃、設計、加工工藝、車間生產情況、人力資源等的信息有機地組織、整合在一起進行統籌,從而有效協調計劃和生產,能夠有效保證模具質量并如期交貨。
5)制定一套完整的、實用模具生產管理系統:制定一套完整的模具生產管理系統,實現模具生產管理流程的產品數據管理、工藝數據管理、計劃管理、進度管理的計算機信息化管理系統,包括模具生產計劃制定、模具設計、工藝制定、車間任務分派和產品檢驗,庫房管理等,使模具制造及相關輔助信息從計劃制定到完工交付能夠實現全方位跟蹤管理。
安全防護
磨削加工應用較為廣泛,是機器零件精密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磨床砂輪的轉速很高,砂輪又比較硬、脆、經不起較重的撞擊,偶然的操作不當,撞碎砂輪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因此,磨削加工的安全技術工作顯得特別重要,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操作要精神集中,保證萬無一失。此外,磨削時砂輪的工件上飛濺出的微細砂屑及金屬屑,會傷害工人的眼睛,工人若大量地吸入這種塵末則對身體有害,也應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磨削加工時應注意如下的一些安全技術問題。
開車前應認真地對機床進行全面檢查,包括對操縱機構、電氣設備及磁力吸盤等卡具的檢查。檢查后再經潤滑,潤滑后進行試車,確認一切良好,方可使用。
裝卡工件時要注意卡正、卡緊,在磨削過程中工件松脫會造成工件飛出傷人或撞碎砂輪等嚴重后果。開始工作時,應用手調方式,使砂輪慢些與工件靠近,開始進給量要小,不許用力過猛,防止碰撞砂輪。需要用擋鐵控制工作臺往復運動時,要根據工件磨削長度,準確調好,將擋鐵緊牢。
更換砂輪時,必須先進行外觀檢查,是否有外傷,再用木錘或木棒敲擊,要求聲音清脆確無裂紋。安裝砂輪時必須按規定的方法和要求裝配,靜平衡調試后進行安裝,試車,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工人在工作中要戴好防護眼鏡,修整砂輪時要平衡地進行,防止撞擊。測量工件、調整或擦拭機床都要在停機后進行。用磁力吸盤時,要將盤面、工件擦凈、靠緊、吸牢,必要時可加擋鐵,防止工件移位或飛出。要注意裝好砂輪防護罩或機床擋板,站位要側過高速旋轉砂輪的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