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統(tǒng)百頁片、千頁輪、砂輪浸漬處理的缺點
傳統(tǒng)的砂輪浸漬處理是以硬脂和硫為基礎的各種浸漬劑來處理的砂輪的工藝,能夠有效地改善磨具的磨削性能,然而,這中國工藝有一定的缺陷,處理到最后,往往使砂輪的使用效果降低。主要原因是這些組份不能形成均質的熔融物,硬脂分布在上面,而硫分布在下面。
2 現(xiàn)代浸漬處理工藝
現(xiàn)代浸漬處理工藝是在傳統(tǒng)處理工藝的基礎上發(fā)展的,現(xiàn)代浸漬工藝是先把24A40CMI—CM2K5B特性的ⅡⅡ150×13×32砂輪加熱到140—150℃,然后放入被加熱到130—135℃的浸漬劑溶融物中,用轉速為從2.8轉/秒下降到停止的脈沖轉動4分鐘。這樣就能保證所有的浸漬劑組份在砂輪中均勻地浸透。
將砂輪從熔融物中升出轉動,依靠轉動使砂輪拋去多余的浸漬劑。砂輪在空氣中保持的時間為1—1.5小時。砂輪按照這種規(guī)范拋掉多余的浸漬劑,修整時在金剛石上就不會形成瘤,而在磨削時表面不膩塞,并且在被磨削的表面上不會產生燒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