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光適用于加工一切金屬材料部分非金屬材料。磨光效果主要取決于磨料特性、磨光輪(或帶)剛性輪軸旋轉速度。
通常根據金屬制品材質、材料表面原始狀態加工后表面質量要求來選擇磨料種類粒度。金屬硬度越高,磨光時所采用磨料粒度尺寸應越大,金剛砂粒度應越小。電鍍前處理研磨通常使用120#-280磨料,依次加大磨料號碼,由粗到細分幾道工序進行研磨。若基體材料表面原始狀態很粗糙,則應先用比120#更粗磨料進行粗磨。另外,硬金屬一般選用120#左右金剛砂;硬質金屬一般選用180#左右金剛砂;軟質金屬一般選用240#左右金剛砂。磨光后零件表面粗糙度Ra值可達0.4um。
磨光輪圓周速度與磨光效果也有密切關系。磨光圓周速度選擇,要根據被磨基材種類零件形狀等因素而定。金屬材料越硬,要求粗糙度越低,圓周線速度應越大。一般來說,零件形狀簡單或鋼鐵零件粗糙時,應采用較大圓周速度;相反,零件形狀復雜或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時,則要采用較小圓周速度。但速度過大將縮短磨輪使用壽命,而過小磨削力又差,生產率低,因此,磨輪圓周速度應選擇適當。表2-3列出了不同材料適宜圓周速度。增大磨輪(或帶)直徑提高輪軸轉數都可以提高圓周速度。
1.磨光輪磨光
磨光輪多為彈性輪,常用皮革、粗細毛氈、棉布、各種纖維制品及高強度紙等制成,且其剛性依次降低。磨料硬度與所用材料性質材料組合及縫制方法有關。對于硬度較高、形狀簡單、粗糙度大零件,應采用較硬磨輪;對于硬度低、形狀復雜、金屬切削量小零件,則應采用較軟磨輪。磨輪制作過程包括:縫片、烘干、粘膠、壓實、干燥、心孔加工、切邊修整、粘磨料、烘干。
2.磨光帶磨光
磨光帶由安電動機上接觸輪帶動,由另一從動輪使其具有一定張力,以便對零件進行磨光。磨光帶由襯底、膠黏劑磨料三部分組成。襯底由l~3層不同類型紙或布制成。膠黏劑一般為合成樹脂,也可以用骨膠或皮膠。接觸輪越硬,對零件磨削力越大;表面越粗糙,磨光帶上磨料損耗也越快。
與磨光輪相比,磨光帶有如下優點:
(1)磨削面積大,因而使用壽命長,操作時冷卻較快。
(2)便于手持零件,零件變形可能性小。
(3)使用不同輪徑接觸輪,調節磨光帶松緊,可對不同零件進行磨光。
(4)使用不同類型接觸輪,可進行不同精度要求對復雜程度不同零件進行磨光。
(5)用合成樹脂粘接磨料磨光帶,可以用作濕磨。
使用磨光帶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磨光帶應保存陰涼、通風環境。
(2)用合成樹脂粘接磨光帶若太干燥,可水浸泡15~20min,然后讓其自然干燥,切不可受力狀態下干燥,以免帶子被拉長、拉壞。
(3)用合成樹脂粘接磨光帶,若上面有油污,可用三氯乙烯除去。
(4)用骨膠或皮膠粘接磨光帶不得受潮,否則磨料會脫落。
(5)磨光帶上油污,可運轉情況下用毛刷刷去。